出门时,裴皎然撞见了原正则。见他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正在和身旁的小内侍交代着什么事。裴皎然弯了弯唇,缓步离开。还未走上几步,便被原正则唤住。
回过头,裴皎然下巴微抬,唇边噙笑。看着小步跑过来的原正则。
“原巨珰。”裴皎然缓声道。
“听说李将军病了?您二位素来走得近,不知李将军眼下如何?可否需要请太医瞧瞧。陛下可是很关心李将军。”原正则面上堆笑,“眼下右神策军中无人,李将军若能早日回来。陛下也能安心不少。”
闻问裴皎然舒眉,“李家是公卿世族,想来自是有族人处理此事。”
原正则脸色顿时一沉。他如今虽然是天子近臣,被尊称一声贵珰,但却生生地被排挤在权力圈子之外。以朝臣和皇权都极为认可的方式,在此中游走。这对他而言,算不上什么体面日子。不过他也清楚,这是裴皎然能够运作到最好的局面。皇帝要体面,朝臣也要体面的日子。
只是可惜这次未能一击必杀,又不知裴皎然和魏帝究竟密谋了何事。巨大的危机感在心头蔓延。
思绪至此,原正则不自然地笑了笑,“既如此,我这便遣人前去探望李将军。以表心意。”
闻言裴皎然只是淡淡一笑,拂袖离去。
原正则望着裴皎然远去的背影,袖中手指缓缓攥紧。
暮色四合之际,装满奇珍异宝的两口箱子被抬进了贾公闾的书房。每个木箱上不仅贴着封条,上面除了日期鲜明外,还写着封存省中的字样。但在封条的末尾端,赫然印着属于神策军的朱红印记。
瞥了眼面前的木箱,贾公闾移目,目中透出一副了然的神色。在朝中摸爬滚打多年,又岂是会贪一时之财者。
“这是某的一点心意。还望贾公能够收下它。”原正则望着对面的贾公闾。
“原巨珰不是素来有自己的主意么?”贾公闾虽然面上不显,但是内心早已对原正则厌恶至极。对权力的贪婪丝毫不掩,对提携者丝毫不予以感激,且又是两面三刀之辈。瞒着自己毒杀李休璟,想要掌控神策军,却不知成效几何。
原正则赔着笑,“贾公。吴王殿下迟迟未能归京,我也是一时情急才出此下策。按理说奴婢确实不该如此,可是奈何裴皎然此人智多近妖。奴婢要是不早做提防,岂不是要为案上刀俎,任人鱼肉,步了那张让的后尘。奴婢也读过些书,识得几个字。那些个前车之鉴,我们阉人可不敢忘。”
“好。既然李休璟病重,原巨珰何不如把他的人全部换走。你走动这些时日,总该有些成效吧?”贾公闾见原正则还打算两边下注,也懒得再给面子,“吴王殿下已经在归来路上,你既然想表忠心,总得有所表现。真到吴王殿下有需要的那天,你这个忠心不二的内侍监可要选好立场。别让吴王殿下和陛下寒心,落得一个背信弃义的下场。”
话止,贾公闾捧茶而饮,大有不愿意再开口的意思。原正则此人虽然表示支持吴王,但态度却颇为暧昧,不能全然信任。他今日送礼未必是表明立场,而是暂且亮明态度,请求能够得到他的庇护。免得到时候,吴王追究他未曾出力。
因此,原正则只能暂且豁出去,和自己寻求合作。就算将来吴王怪罪下来,看在自己的份上,也会给他一个体面。如果自己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帮原正则,那么届时他极有可能倒戈相向。
原正则听了一愕,忙道:“贾公误会。李休璟虽然重病,但他留下不少人都盯着奴婢。奴婢哪里敢有大动作,只能暗中调动。可是裴皎然和李休璟在这经营多年,奴婢上任的时间不长,心有余而力不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