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宏观而先进的思维,若不是楚九辩见过后世繁华,看过历史兴衰,根本也想不到这么齐全。
陆尧此人,生有大才。
若是放在其他什么地方,对方便是那妥妥的主角,足以改变整个朝代发展历程的主角!
楚九辩都如此震撼,更别说对陆尧的本事并不太清楚的秦枭。
秦枭看着试卷,眉心轻蹙,把通篇策论又读了一遍。
文采辞藻精炼,内容丰富,是可以反复品读无数遍的一篇策论,若是这篇文章发表出去,可以想象天下文人该有如何反应。
便是这朝中众臣,也都清楚地意识到,楚九辩和秦枭这次科举,是引来了一个什么样的怪物。
但秦枭震惊的地方其实并不全在于陆尧的脑子,而是在于这策论中谈到的许多观点和发展思路,都与楚九辩曾断断续续与他说过的如出一辙!
科举的公平性是楚九辩最在意的东西,所以秦枭并不觉得是楚九辩给陆尧透过题。
他只是在震撼陆尧小小年纪有如此见解的同时,更加觉出楚九辩的特别来。
不为别的,只为楚九辩曾经言语间所描述的东西,比起陆尧这策论中所述,更加丰富,也更先进。
虽然楚九辩总说自己那些独到的想法和见解,都是在仙界见过的例子。
但楚九辩能将这些与大宁的国情相结合,为大宁制定出一条完美的发展路线,这一点,便是他最强大的地方。
秦枭将策论试卷交给洪福,让他转交给百里鸿。
百里鸿此前看过陆尧的会试考卷,当时就觉得这人写的太好了。
如今接到策论后,他忙就打算看。
但下方陆尧已经开始回答先生的问题,百里鸿便也顾不得看卷子,忙先竖着耳朵听陆尧准备说什么。
陆尧在写策论的时候就打好了腹稿,因为他知道楚九辩一定会叫他。
而他也必须要在今日表现出自己的实力,不仅是为了扬名,日后好入朝为官,也不止为了给这些权贵藩王以震慑,更为了叫自己的言论影响大宁千千万万的百姓。
所以他需要的不是委婉行事,而是要剑尖直指这些权贵藩王。
于是,在众人的注视下,他开口道:“大宁经济发展上下矛盾,学生以为这般情况乃田地赋税之故,更乃世家兼并土地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