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印度富婆来中国 > 第十五章 婚礼前夕风暴在酝酿(第3页)

第十五章 婚礼前夕风暴在酝酿(第3页)

“拉贾斯坦邦本就靠天吃饭,主要种棉花和豆类,前两年旱得地里裂着指宽的缝,连草都长不活,邦政府和民间的存粮早空了。”

霍卡尔的声音越来越低。

“逃回来的劳工大多是从科威特、伊拉克回来的建筑工人,好不容易活着回来,可现在地里颗粒无收,家里也没余粮,只能揣着空口袋在镇上晃。经济形势差,连镇上的杂货铺都在裁员,他们打零工的机会少得可怜,不少人已经拖家带口在各县流窜,白天蹲在寺庙门口等施舍,晚上就挤在破庙里避雨,就为了一口热粥。”

钱德拉?谢卡尔闭上眼,脸上的皱纹里都裹着愧疚。

他当了一辈子政客,总想着为底层民众做点事,可现在连让一群劳工吃饱饭都做不到。

“所以……他们要不到饭,最后就只能饿死,是吗?”他睁开眼,眼底的痛苦像积了雨的水洼,“拉贾斯坦邦的首席部长干什么去了?他就眼睁睁看着人饿死?”

“邦政府给财政部发了十几份紧急救济申请,可财政部也没钱。”霍卡尔叹了口气,声音发涩,“我昨天跟邦政府的秘书通了电话,他支支吾吾半天,才说‘前两年抗旱买水泵、拉水管,早就把财政掏空了’,还一个劲诉苦,说底下的县官员也在哭穷,没人愿意掏一分钱。”

钱德拉?谢卡尔的眼里闪过一丝怒意,指节把办公桌敲得“笃笃”响。他何尝不知道那些地方官的猫腻。

平时把财政款往自己口袋里塞,修公路的钱能截一半,给农民的补贴能扣八成,到了真正要救急的时候,倒学会装可怜了。

“一群蛀虫!”他低声骂了一句,可话音刚落,又陷入深深的自责,抬手抹了把脸,声音带着颤:“哎,还是我没本事……在任上没把经济搞起来,没把粮仓填满,现在让老百姓跟着遭罪。”

“总理阁下,您已经尽力了。”霍卡尔连忙上前半步,声音放软,“这三个月您跑了六个邦,连排灯节都在难民营过的,没人比您更上心这些事。”

“尽力不够!远远不够!”总理摇了摇头,目光扫过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像是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以我个人的名义……给斋普尔、焦特布尔所有叫得上名字的大家族、大地主发函。恳求他们,看在同为国民的份上,看在神明的份上,拿出一点粮食来,救救人。就说我钱德拉?谢卡尔……请求他们。”

霍卡尔张了张嘴,想说“那些人哪会管难民的死活”——他上个月去斋普尔出差,亲眼看见婆罗门地主把多余的粮食囤在仓库里,等着粮价再涨点卖高价。

可看着总理眼里那点微弱的光,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只重重点头:“好,我这就去拟函,亲自盯着发出去,确保每个大户都能收到。”

霍卡尔走后,办公室里只剩钱德拉?谢卡尔一个人。

他起身走到窗边,雨丝打在玻璃上,晕出一片模糊的水痕。

他抬手按了按腰——老毛病了,一累就疼,此刻却觉得腰上的疼远比不上心里的沉,仿佛整个人都要被窗外的雨雾吸进去。

就在这时,“蹬蹬蹬”的脚步声撞在走廊里,都没敲门,霍卡尔就推开门冲了进来。

他手里攥着份卷起来的报纸,脸涨得通红,连气都喘不匀,一进门就喊:“总理阁下!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他把报纸“啪”地拍在办公桌上,手指着头条,声音都在抖:

“您看!拉贾斯坦邦的阿杰梅尔县,有个叫拉维?夏尔马的婆罗门祭司!他在神庙外搭了粥棚,天天给难民施粥,还跟一个吠舍富商约定,娶他女儿换粮食——现在已经救了上千人了!”

钱德拉?谢卡尔先是愣了愣,指尖有些发颤地拿起报纸。

老花镜滑到鼻尖,他凑着台灯的光,一字一句读着头版标题——《婆罗门祭司拉维?夏尔马:以婚姻换救济,庇佑千名难民》。

标题底下的照片里,拉维穿着洁白的婆罗门祭袍,手里端着个陶碗,正给一个瘦得只剩骨头的小孩盛粥;周围的难民围着他,有的捧着碗,有的擦着眼泪,眼神里的感激像灯一样,在灰蒙蒙的雨雾里亮了起来。

……

拉维并不知道,他这只蝴蝶扇动的翅膀,已在拉贾斯坦邦的土地上掀起涟漪,甚至悄悄传到了德里的权力中枢。

此时的他,正站在毗湿奴神庙的院子里,看着满院忙碌的身影——婚礼的筹备远比他预想中更省心。

马尔霍特拉几乎承包了所有开销:从阿努什卡的红色婚服纱丽,到祭祀用的檀香木、新鲜茉莉花环,再到招待宾客的甜奶、炸萨摩萨,全由他派来的人一手操办。

管家每天都会带着账本上门,问他“是否需要调整甜点的种类”“彩棚的颜色是否要换更鲜亮的橙红”之类的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