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伤心欲绝的,也有气急败坏咒骂吴家的。
轿子硬生生抬进去后,吴承鉴才跨步出来,吴七听着门外的哭声骂声,忍不住道:“怎么骂起我们吴家来了?这难道是我们想的吗?”
吴承鉴瞪了他一眼:“闭嘴!”
他自然也是知道罪不在己,然而破产在即,气急败坏而迁怒也是人之常情。
门房吴达成上前,吴承鉴招他近前两步,低声说:“这七八日,你给我把门看好了,不要乱动心思。我在外头给你埋了一笔银子,够你们一家子另谋去路的安置开销。”
“哎哟!”吴达成道:“三少,这怎么成?”
吴承鉴又低声说道:“埋银子的地方,十天之后你问吴七,这些天你们一家子给我好生伺候着,别去管里里外外的风言风语。你知道老爷子的脾性,多年的老家人,他不会亏待的。”
这一番话以利为胁,是要安好这个门房的心,吴达成这个位置很重要,得让他安心为吴家看好最后几天的家门。
吴达成这几天的确提心吊胆的,听了吴承鉴这话,整颗心都放下了,正想说两句什么,吴承鉴都不管他,已经朝后院去了。
这一路行去,一路遇到的下人个个脸色不好,却又都不敢开口问什么,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吴家大宅的后院,除了吴承钧之外,一家子几乎都挤在这里,看见吴承鉴进来,杨姨娘向儿子连使眼色,吴承构则欲言又止,望向了坐在一边的吴国英。
吴国英张了张嘴,终于没问出话来。
众人便听吴承鉴笑道:“差不多要开饭了吧,今天中午是在这里吃,还是各自回院开小灶?”
吴家还是一大家子聚居,本来一直是吃大围饭的,但自从吴国英病退,吴承钧接手了家业,他这个新当家要不是在外头忙得无暇回家,要么就是在账房忙到顾不上吃饭,一个月里能按时坐下来吃大围饭的机会不到五六回,几乎每次都是吴国英吩咐另外做些简便的吃食给大儿子送去,后来为了彼此方便,吴国英便让蔡巧珠在右院自己开了小灶,家主自己先开了口子,后面便不可收拾,吴承鉴、吴承构先后都自己分出去吃饭了,只偶尔吴国英或者吴承钧提议,或者遇到年节生日,才坐下来吃一顿阖家大围。
这时吴承鉴一提起,众人这才想起都该吃饭了。
吴承构忍不住道:“现在你还有心情吃饭?老三,保商会议投筹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像外头传的那样,我们吴家被投中了?”
吴承鉴点头:“是啊,几位叔伯承让,我投到了这次捐献的承揽。”
吴二少听了这话,差点吐血:“你…你说什么!”
他不是惊讶于这个消息本身,而是惊讶于吴承鉴说这话的语气——分明是被派了一张索命符,但吴承钧却说的好像得了天大便宜一样。
吴承鉴笑道:“这次投筹,杨商主投了蔡家,潘家、卢家弃权,所以我们吴家,一共得了八筹,赢得了上六家的承揽。”
吴承构瞪着,叫道:“赢得了…承揽?老三,你…你是不是失心疯了?!啊!八筹,你…你不会自己也投了吴家吧?”
吴承鉴道:“这个自然。这等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们吴家自当不落人后,吉山老爷都被我感动了,不看监督府那边还专门派了旗兵来帮我们看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