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大清首富商人是谁 > 第三十九章拒绝(第2页)

第三十九章拒绝(第2页)

——————

“蔡师爷。”吴承鉴道:“你到底要我们吴家做什么?”

“拖!”蔡清华道:“这次和珅要办的事情,来得有些不太合规矩,吉山表面强横,其实内里也承受着各方压力,所以有些事情他也不敢做绝。数日之后的保商会议,你先答应捐献,然后拖着,设法拖到十数日后,再找个由头,坚拒这笔捐献。”

吴承鉴嘿了一声:“先答应后反悔,这不是让我们吴家找死么?”

“如果背后没有大方伯,自然是找死。”蔡师爷说:“可若有大方伯为你撑腰,你们还怕什么?这一次的摊派,吉山他一无圣旨,二无圣谕,三无内务府正式行文,只是凭借权势和恐吓来逼保商捐献,这就有了反抗的余地。到时候你一反悔,吉山必然大怒威逼,你就趁机闹起来,他若严词逼迫,你就虚与委蛇,他若兵刃相加,自有大方伯为你解围。只要把事情拖到十五日以后,大局便定。”

吴承鉴道:“北京的大局?”

蔡清华笑道:“聪明!”

吴承鉴却一时不作应承。

蔡清华见他还在犹豫,又说:“你们宜和行惠州失茶之事,卢关桓已经告诉我了,便是没有此次永定河逼捐之事,你们吴家的买卖与声誉也都要一落千丈。更何况失茶之后,又被逼捐?现在你们吴家已经山穷水尽,这是最后一条路,也是唯一的一条路了。放眼广东,只有两广总督才能压住吉山。放眼天下,也只有我们东主这位皇十五子的老师,才敢为你对抗和中堂。你是聪明人,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

就算此刻没有第四个人在场,蔡清华的言语也十分谨慎,他没直接把皇十五子拉进来,只是挑明了朱珪是“皇十五子的老师”这个身份。

是啊,吉山的背后,有和珅。

而朱珪的背后,有永琰。

这是一场大清帝国最高层的博弈,而吴家还是靠着因缘际会,才“有幸”地成为了这场棋局的一枚棋子。

——————

十一甫,大屋之内。

吴二少对众多亲族说道:“近来关于十三行逼捐的事情,大家都听说了吧?”

这话一出来,屋内当场就群情汹涌。

福建人素好抱团,当初吴家初到广州,人生地不熟的自然要抱团取暖,而等立定脚跟之后,又从老家引人入粤,亲带堂堂带表,一带就带了一整窝子出来。几十年前,西关还没有今日这般繁华,这里是城外郊区,有些地方也就成了外来户的聚居地,福建吴氏就这样在广州城的西门外定居下来,形成彼此呼应的格局。

等到吴国英离开潘家开始创业,在创业伊始也的确得到了同乡和宗族的许多帮助,别的不说,光是资金筹集这一块,从这些人手里借贷出来的钱就占了吴国英启动资金的三分之一。而且当初要摆平各方关系时,也需要这些同乡亲族上阵来造成一个人多势众的声势。

虽然随着宜和行的生意逐步走上正轨,吴家对同乡亲族的依赖逐渐减少,但吴国英念旧,秉持“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只要是能交给族人乡人的生意,便优先交给了他们,如此便带动了数十户亲族同乡的富裕,使得西关之外,闽音众多。

今天能来到这大屋之内的这些亲族,他们家的大小生意,多多少少都与宜和行有关,所以听说了十三行发生的事情,早就都急的火急火燎了。

七八个人同时开口,人多口杂,但所问的无非是:“二少,逼捐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吴家也被逼捐了吗?宜和行会不会倒?”

当然还有更**裸的话,这时就不好说出来了,比如“会不会牵连我们”之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