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古今中外奇案录 > 第169章 海瑞传奇(第5页)

第169章 海瑞传奇(第5页)

在众丫鬟的引导下,海瑞被送入了一间密闭的房间,房门在她们离开后从内部反锁。房间里,宫花小姐紧张地躲在床后,听着海瑞沉重的呼吸声,心中忐忑不安。直到深夜三更时分,海瑞才悠悠醒来,睁开眼只见室内灯火通明,自己正躺在精致的纱帐之内,周围锦被华枕,弥漫着淡淡的脂粉香气。他坐在床上,疑惑地想:“刚才明明是与张太守共饮,怎么突然来到这个地方?看这布置,显然是深闺之内,幸好此刻只有我一个人在此休息,如果这里有别的女子,我又该如何解释自己的清白呢?”

正在他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床后突然传来轻轻的咳嗽声。海瑞听后惊骇不已,以为有鬼魅作祟,正色道:“何方妖孽,竟敢在我面前卖弄!可知我海瑞曾亲自收禁过妖邪?”只听得一个娇柔的声音回应道:“您不妨猜猜看,我是人还是鬼呢?”海瑞坚定地说:“我以正直之心处世,无论你是人是鬼,阴阳世界都应遵循同一道理。我今日的确应张太守之邀赴宴,无意闯入他人闺房。你若非鬼魅,就请现身相见。”

宫花小姐深知自身终身大事的重要性,她遵从母亲的意愿,决定以张家之女的身份许配给海瑞,两人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夫妻,有何不可相见的道理?于是,她从床后缓缓走出,手握屏风,站在灯光下娓娓道来:“相公不必惊慌,我并非鬼魅,实为张家之女,温夫人正是我的母亲。我曾因遭受邪魔侵扰,幸得相公出手相助,使我病愈安康。家母感念相公恩德无以为报,遂有意让我侍奉您,于是托付叔叔张元和兄长张国璧从中牵线。相公您当时答应了这门亲事,不嫌弃我张家微贱,约定在科举后的槐黄季节正式定情。如今科考已过,您因病未能参加考试,但这正所谓世事无常,功名并不以一时得失论成败,相公何必如此怨恨命运,这不是豁达之士应有的态度。今晚,我遵照母命,前来侍奉您。还请您多多包涵,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怪物,那样我会非常感激。”

海瑞听罢,才恍然大悟,原来张国璧之前拼命劝酒,就是为了这一刻。他严肃地对宫花说:“小姐请坐,容我解释。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书生,才疏学浅,承蒙令堂大人不嫌鄙陋,愿意将小姐许配给我,实不敢承受如此厚爱。所以我先前一再推辞,实因不忍身为贫寒书生而连累小姐。直到国璧先生极力撮合,我不得已才勉强答应。如今科举落榜,每见人面,我都羞愧难当,本不愿再见夫人。但半夜反省,我不能背弃承诺,因此不顾嫌疑,特意绕道来拜见张太守,其实是想确定未来的婚约,然后回家禀告母亲,以实现这段三生之缘。却未料到张公设计,使我陷入此困境。小姐请自便,自古男女之间交往有严格的礼节,还望你不要自贬身价。”

宫花听他这般婉拒,似乎有不愿接纳的意思,便说:“我并非卓文君那样的才女,也不是红拂那样的奇女子。今夜遵从母亲之命,与你共结连理,你为何说出这样的话,让我无所依靠呢?”海瑞微笑着回答:“小姐误会了,我和你素未深交。过去的事只是一时的缘分,不必挂在嘴边。尽管令堂已定下婚约,但终身大事,除非经过庙堂祭祀,洞房花烛,否则怎能轻易结合?还请小姐慎重考虑,避免有任何越轨之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宫花听了海瑞的话,明白他是一个遵守礼法的人,便说:“你确实是个正人君子,但今晚与你共处一室,就仿佛同床共枕一般。明日你如何自圆其说,这是我难以释怀的问题,还请你认真考虑。”

海瑞听了宫花这一席话,心中盘算,如果他不愿意成婚,将会辜负了宫花的心意和夫人的恩情,何况此事明日就会传遍张氏家族。如果今夜保持冰清玉洁,明日亲朋好友又怎会相信?何况按照母亲之命,宫花已准备出嫁,如今让她空守洞房,独自面对花烛,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于是,他从身上摘下一只椰壳雕刻的精美墨盒,放在桌上,对宫花说:“小姐的心意,我已经了解。但我生性刚直。

在夜幕降临的张家宅邸,一场充满悬疑色彩的婚事纠葛悄然上演。海瑞发现,他与宫花小姐共处一室并非出自两人本意,而是张府温夫人的安排。他对宫花表示,虽然他恪守道德,厌恶轻浮行为,但鉴于此情此景,他送上一件微薄之物作为纪念,希望宫花能理解并接受。宫花同意将此物视为定情信物,随即呼唤丫鬟打开房门。

当黎明破晓,丫鬟们赶来打开了房门。宫花随之来到温夫人房中,将前夜发生的一切如实告知。温夫人听后微笑着说:“海瑞真是个正人君子,堪比柳下惠再世,令人敬佩。”

天明后,温夫人立即命家人准备酒席,邀请张国璧共商婚事。温夫人称赞海瑞是真正的诚实君子,即使面临诱惑,也能坚守操守,提议尽早确定行聘日期。国璧答应,来到海瑞所在的房间。海瑞见到国璧,起身迎接,调侃道:“国璧兄差点让我陷入尴尬境地啊!”国璧则笑着回应:“洞房花烛本是人生乐事,何来陷害之说?”

随后,二人来到中堂,温夫人已在正位等候。海瑞上前见礼,温夫人却严肃地指出他不应忽视昨晚之事,要求他称呼自己为“岳母”。海瑞听后赔笑,改口称“岳母大人”,并向她行了新郎之礼。国璧也与其互行家礼,彼此以妹夫、大舅相称。丫鬟、家仆等纷纷上前向新姑爷行礼祝贺,温夫人满脸喜悦,一一予以赏赐。

海瑞表示,自己因病未能参加科举,愧对温夫人的期望,但现在又感激她对自己的理解和包容,愿意尽快回家禀告母亲,安排正式迎娶事宜。温夫人则宽慰他,功名得失自有天定,不必介怀,只希望海瑞能早日迎娶宫花。海瑞感激涕零,承诺回家禀告家母后,便会带上聘礼前来。

温夫人随即吩咐家人摆设酒席,很快,盛宴准备妥当。席间,三人举杯共饮,气氛融洽。海瑞适时提起,离家已逾三月,母亲必定在家思念,决定明日告辞回府。温夫人深明大义,同意明日送海瑞返家。

晚餐结束后,海瑞依旧留宿在宫花的闺房,宫花则显得闷闷不乐,海瑞则独自燃烛等待天明,整个夜晚充满了未知与期待。

次日拂晓,海瑞便离开房间,面见温夫人,对她深深致谢。随后派人去张小乙的店里取回行李,并郑重向温夫人磕了四个头。温夫人再三嘱咐,关切之情溢于言表,还请来张国璧一同送行。海瑞坚辞不受,但拗不过国璧坚持,只得与他携手同行了几里路。海瑞最终提出告别,国璧却依然坚持相送,海瑞只好接受这份情谊。

海瑞道:“小弟在此拜别,实在不敢劳烦您远送了!”国璧回应:“我知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但情感难以割舍,实在恋恋不舍。我有一首拙作赠送,虽不成大器,却也代表了我的一片心意。”

国璧随即吟出一首诗,依依不舍。海瑞亦感怀不已,感谢道:“承蒙您深情厚谊,并赠佳句,足见关爱之情。在下不敢班门弄斧,但也愿效仿献上一首,以表答谢之意。”

海瑞随即吟出一首诗,国璧赞赏道:“诗句清新,内涵深邃,不失诗人的韵味。妹夫真是个才思敏捷之人啊!”海瑞连连谦逊致谢,两人在珍重惜别中分手,海瑞踏上返回琼南的路途。

没过多久,海瑞终于回到了家中,他见到缪夫人,立即跪下行礼,愧疚地道:“孩儿不孝,为了追逐虚无的功名,远离了母亲,未能侍奉左右,实在愧疚。初到省城时,由于水土不服,七月初旬便病倒在床上四十多天,无法行走。看着同僚们都参加了考试,心中羡慕不已。等到放榜后身体才渐渐康复,却也倍感失落。本想立刻乘船回家,怎奈病情反复,直到现在才返回,深感愧对日常的孝道。恳请母亲原谅孩儿的不孝之罪。”

缪夫人安慰道:“功名之事自有定数,不必过于介怀。凤凰展翅、蛟龙腾跃都有时机,不可强求。你放宽心,专心研习经史便是。”海瑞听后恭敬地应答,退出了母亲的房间。

海瑞从书房走出,心头纠结不已,张家之事让他左右为难,既不敢透露详情,也不敢隐瞒事实。思来想去,他只能找来书僮,将前后经过和盘托出,让书僮转告母亲。母亲得知儿子不费分毫就得到了一位美妇,便召唤海瑞详细讲述事情经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海瑞不敢隐瞒,便将自己在旅店如何月夜散步,无意间得知张家女儿被鬼魅缠身之事,以及那晚酒醉后被送入洞房的全部细节,向母亲如实禀告。母亲询问那女子情况如何,海瑞也坦白相告。母亲见儿子诚实朴素,对此事表示认可,便命令家人挑选吉日,准备礼品,前往张家下聘。考虑到路途遥远,双方商定于当年腊月十五举行迎娶仪式。

温夫人考虑到海瑞家境清贫,又路途遥远,便欣然同意了婚事,并厚待来人。海家的家人回到家中,向夫人及全家报告了新亲家的慷慨大度,一家人心中欢喜不已。夫人更是喜出望外,开始着手收拾新房,缝制新郎衣物。时间飞逝,转眼到了十二月初旬,婚期日益临近。夫人提前请来家族中的长者,负责迎娶事宜。温夫人这边,也早早准备好丰厚的嫁妆,到了约定的日子,便将女儿送出家门,还派了可靠的媳妇和丫鬟陪同前往海家。

十五日当天上午,迎亲队伍如期而至,海瑞与宫花小姐正式结为夫妻,二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邻里乡亲都纷纷赞叹。尤其是张氏,性情极为孝顺,对待婆婆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母亲。缪夫人见她如此孝顺,心中十分欢喜,视张氏如亲生女儿一般,婆媳关系和睦,堪称楷模。

好景不长,缪夫人突染重病,虽多方救治,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张氏与海瑞日夜照料,亲自熬药喂汤,衣不解带,付出极大辛劳。无奈天命难违,次年正月底,缪夫人终究撒手人寰。海瑞悲痛欲绝,竭尽全力尽孝尽礼,连续七七四十九天举办斋戒和法事,几乎耗尽了家中积蓄。

百日之后,海瑞将缪夫人的灵柩送往山上与父亲合葬,葬礼结束后,他遵从礼俗,在家中守孝。幸运的是,张氏勤劳节俭,家中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这让海瑞得以有时间专心闭门读书,整日埋头苦读,静待守孝期满,再图科举及第。

自从正德皇帝登基以来,天下太平安宁,但他生性喜好美色,沉迷于安逸生活,从民间选取了上万名女子充实后宫。然而,皇帝一直未能诞下子嗣,对此却并不忧虑。正值此时,皇帝突发疾病,陷入昏迷。尽管有三位重臣多次苦劝他早日确立皇位继承人,但皇帝始终不予理会。

不久,皇帝病情加重,皇后深感忧虑,常常在他病榻前提及建立储君之事。皇帝回应道:“现今诸王势力庞大,对皇位虎视眈眈。我若选择亲近血脉的子嗣立为太子,恐怕会引起诸王之间的纷争,故此迟迟未能定夺。如今我病重在身,确实应尽早确定储君人选。多亏皇后提醒,朕险些忘了这件大事!”于是,皇帝诏令文华殿大学士、宗室亲臣朱琛入宫秘密商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