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古今中外奇案录 > 第140章 包青天明察秋毫(第15页)

第140章 包青天明察秋毫(第15页)

伍和笑道:“不用你下井,只要在井上做点手脚就行。”说完,又给了乞丐一些酒肉。乞丐吃饱喝足后问:“要干什么事?”伍和说:“你现在已经醉了,先在我这里住一晚,明天酒醒了再告诉你。”

第二天清晨,伍和叫醒乞丐,问:“酒醒了吗?”乞丐点点头。伍和拿出一个包裹,里面装着金银首饰,对乞丐说:“你把这些东西带到杨家,悄悄地丢进井里,千万别让人发现,只有你我知道。”乞丐接过包裹,出了伍和的门。

走在路上,乞丐看见一个卖花粉簪钗的小贩,心生贪念。他找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打开包裹一看,里面有金钗一对、金簪二根、银钗一对、银簪二根。他大喜过望,用两斗米和三分碎银买了些铜锡做的簪钗,替换了包裹里的金银首饰。然后,他混进杨元家看戏,趁机将铜锡簪钗丢进井里。

办完事后,乞丐去找伍和报信,讨要赏银。伍和一听事情办妥了,立马写了一份状子,指控杨元家井中有窃盗之物,请求巡行衙门包公派人搜查。一场针对杨元的阴谋,就这样悄然展开了。

包公接下了状子后,立刻下令该县捕快前去捉拿嫌疑人并搜查赃物。伍和一口咬定金银首饰就藏在杨元家的井中,于是捕快们立即行动起来,果然在井里找到了一包金银首饰。杨元一见此景,顿时百口莫辩,随即被押送到包公面前。

包公反复询问杨元,但杨元坚决不肯认罪。包公严厉地质问道:“井在你家,赃物也在你家井里找到,你还有什么好说的?”杨元虽然遭受酷刑,但依然坚称自己没有盗窃。

这时,包公转向伍和,问道:“这些首饰是在哪里打造的?是谁打的?”伍和回答道:“打金的是黄美,打银的是王善。”包公立即命人将黄美和王善带来询问。

黄美和王善被带到后,包公问他们:“这些金银首饰是你们两人为伍和打造的吗?”黄美回答:“小人只为他打了金首饰,并没有打过铜的。”王善也说:“小人只为他打了银首饰,并没有打过锡的。”

包公一听“铜锡”二字,心中便明白了几分。他先将杨元暂时监禁,将伍和喝退,然后命令得力公人邓仕秘密跟随伍和,看他在外与何人交谈,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带回禀报。

邓仕悄悄地跟着伍和来到市中,只见伍和正在质问一个乞丐:“前日我托你办事,已经给了你谢礼,为何你用铜锡换掉了我的金银首饰?”乞丐回答说:“我不敢做这种事。”伍和怒道:“包公已经拘捕了黄美和王善两个匠人,他们会认出来的。”乞丐无言以对。邓仕见状,立即上前将乞丐拿下,带回禀报包公。

包公将乞丐严加拷问,乞丐在酷刑下只得招供:“伍和确实托我拿首饰丢在杨元家的井里,我见财起意,用铜锡换掉了他的金银首饰。那些赃物还在我身上,我现在就拿出来交给老爷。”

包公听完乞丐的供词,对伍和的罪行深感愤怒,于是对他施加了更严厉的刑罚。伍和在严刑逼供下,无法再抵赖,只得认罪。包公最后判决道:

“经本官审理查明,伍和罪行深重,手段狡猾。他栽赃陷害杨元,使杨元冤沉井底;又用钱财贿赂乞丐,结果事情败露于市中。他先前曾因假借杉木诬告他人而获罪,如今又以首饰为借口提起诉讼,更是暴露了他的险恶居心。他费尽心机,结果却是害了自己;他的罪行难逃法网,终将受到应有的惩罚。他陷害他人的心思太过狠毒,欺天灭理的行为更是昭然若揭。本官决定将他发配到要道服劳役,以儆效尤;同时剪除他的嚣张气焰,彰显法律的威严。至于杨元,他无罪可罚;而那个见财起意的乞丐,则根据他的罪行给予适当的处罚。”

十九

在偏僻的建中乡,土地贫瘠,民风却浮华不堪。这里的男男女女,性情放荡,道德沦丧。女子们私交频繁,不知羞耻;男女之间苟且之事,更是司空见惯,毫不在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只求衣食无忧,衣着光鲜亮丽,至于品行道德,早已被抛诸脑后,丑恶行径令人作呕。

有歌谣传唱道:“日日酒醉肉饱,便自诩风流智巧。一声齐唱俏郎君,引得嫦娥争相吵闹。”这首歌谣描绘的正是男子们的淫乱行径。又有俗语说:“抹粉调脂巧打扮,高髻华衣显娇媚。

在繁华的城镇中,有个富有的家族,家主杨半泉膝下有三个儿子:美甫、善甫和义甫。这三人皆是风流不羁,时常逾越礼法。他们共同的心头好,便是东邻戚家那位美艳动人的媳妇刘仙英。仙英容貌倾城,却为年轻夫婿所困,情感难以得到满足,心中常怀忧闷。

美甫兄弟三人,时常窥视仙英,各自调情。仙英虽未拒绝,但心中最钟情的却是善甫。庆塘夫妇虽知此事,但考虑到子女年幼,媳妇年长,情感之事难以防范。再者,善甫与他们是亲戚,若贸然捉拿,两家颜面都会受损,只得含糊其辞,忍气吞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善甫虽对仙英一往情深,仙英却总觉得有所不足。善甫虽家财万贯,仪表堂堂,但胸中无墨,对琴棋书画、吹弹歌舞一窍不通,难以成为她心目中的风流佳婿。尽管善甫善于取悦她,仙英也只是敷衍应对,真情从未吐露。

一日,正值中秋佳节,月色如水,清风徐来。镇上的人们邀请了一班浙西子弟前来演戏,庆祝这良辰美景。仙英独自在西楼观看,夜深人静时,听到那子弟歌声嘹亮,心中万分激动,恨不得立刻飞入其怀抱。

次日,善甫与仙英相会,问及昨夜之事。仙英询问那歌声悠扬之人是谁,善甫告诉她那是正生唐子良,年仅二十二岁,风姿绰约,才华横溢。仙英听闻唐子良如此精雅风流,心中更是波澜起伏。

仙英向其姑母提议,为公公庆祝六十寿辰,邀请那班浙戏前来家中演戏。她姑母欣然同意,认为仙英孝顺懂事。在仙英的劝说下,庆塘最终也答应了这一提议,决定让戏子们在家中连演二十余日。

仙英一直对正生唐子良心生好感,觉得他格外可爱。一天,她趁机私奔到外厅,悄无声息地带着子良一同进入卧房,两人欢愉地交合。戏班即将结束演出,子良心中盘算着:戏演完了,我岂能久留于此与仙英长久相会?于是他心生一计,决定私下与仙英约定私奔。但他并不确定仙英是否愿意。

当夜,子良私下找到仙英,低声问道:“如今你家戏班即将结束,我自然不能长久留在此处与你共享欢乐,你心中作何感想?”仙英无奈地叹息:“我也无可奈何啊。”子良心中一动,开始用甜言蜜语诱惑仙英:“我有一计,不如我们一同私奔到我家去吧。”仙英有些犹豫:“我家门锁重重,如何能轻易逃脱?”子良信心满满地说:“你家后门花园处,我们可以翻墙而出。”仙英一听,觉得这是个可行的办法,于是两人约定了某个夜晚翻墙逃出,一同与子良回家。

由于庆塘夫妇设宴已久,日夜操劳,对仙英的失踪并未多加提防。直到次日清晨,他们呼喊仙英起床,却连喊几声都无人应答。他们赶紧到仙英的卧室查看,却发现床上空空如也,人已不见踪影。庆塘夫妇顿时惊慌失措,捶胸顿足地哭喊道:“我的媳妇一定是被人拐走了!”他们仔细思考了许久,最终断定:“拐走我媳妇的绝不是别人,一定是那个杨善甫!他多年来一直欺压侮辱我们,我们只能忍气吞声。没想到他现在竟然还敢拐走我的媳妇!”于是,他们不得不愤然告状,寻求法律的保护。

包公郑重地宣布道:

“本官受理此案,事关婚姻法规的严重破坏与拐带妇女的恶劣行径。婚姻,自古便是社会之根本,法制,乃国家之基石。然而,那枭雄杨善甫,如同一只凶猛的虎狼,横行霸道,仗着家财万贯,行事狡诈如同鬼魅。他欺压弱小,肆意奸淫少妇刘仙英,贪婪无耻,无休无止。

就在本月某日的深夜三更时分,杨善甫竟然胆大妄为,将刘仙英拐走,藏匿于远方,还顺手盗走了她家中的财物,使得原本美满的家庭遭受重创。如今,我身为公婆,有媳却如同无媳,我儿身为丈夫,有妻却如同无妻。这恶妇行径,如同乌云蔽日,令人痛心疾首。

如今,这地方的风气已然败坏,如同那溱水、洧水边的放荡,风俗亦不异于春秋时的郑国、卫国。本官特此上告,请求严惩此等恶徒,以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

包公,这位名震天下的神探,性情刚毅,明察秋毫,断案如神。他接到了庆塘的诉状后,立刻下令差役前往捉拿被告杨善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