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兕也不再多说,对于刘仁轨的能力,他从不怀疑。
陈青兕走向大都督府内院,周奎气呼呼的迎了上来。
要说对此任命火气最大的人,就是周奎了。
黑齿常之、沙陀相如、赵持满、程务挺这些人是将陈青兕当作上司,觉得上司受了委屈,要给他鸣不平。
而周奎却是将陈青兕当作主人对待的。
这主人受到了委屈,那就不是鸣不平了,而是造反。
“那昏君太不是东西了,郎主为了他离开了主母少主,尽心尽力,他却因为只言片语,怀疑郎主的忠心,将郎主召回京师,将郎主的功绩拱手让人,实在可恶。若非主母、少主在京,还不如随了他的意愿。”
周奎在江南是受过朝廷苦的,对于朝廷也没有好感。
陈青兕知周奎忠心,但对于他这话,却肃然回应,说道:“周哥,此话以后,莫要再提,想都不能想……”
周奎见陈青兕如此表情,立刻醒悟,不敢再言。
陈青兕作为一个后世人,自然不存在这个时代的愚忠一说。
只是他有自知之明,什么身份干什么事,什么环境说什么话。
如果在秦末,在汉末,在隋末,陈青兕未必就没有跟项羽刘邦,跟曹操、刘备,跟李世民争一争,谁主沉浮。
可现在这环境,这情况,想要造反,那不叫有野心,而是找死。
李治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皇帝,陈青兕并不觉得面对手握两个王四个二四个A的李治,就自己手上的对三对四能够力挽狂澜。
在大势面前,强弱韩信都得乖乖低头,何况是他?
很多人说如果韩信有反心,有可能三分天下,这是胡扯。
刘邦单枪匹马就能缴了韩信的帅印,收缴他的兵权。韩信在齐国坐地起价,刘邦憋屈认怂,任命韩信为齐王,却不知刘邦一边任命韩信为齐王,一边只是一个命令,韩信麾下半数兵马直接不听韩信调令在灌婴的带领下南下……
没有韩信,刘邦未必能赢项羽,但韩信压根就没资格跟刘邦在同一张桌子上打擂。
当然李治不是刘邦,但他陈青兕也不是已经是齐王的韩信。
至少在李治这里,就现在的陈青兕,半点造反的念头都没有。
他惜命,不想死。
何况他并不觉得李治在此刻将他召回中原是对他的不信任,而是因为小心眼。
“这么东西吧,我们回家。正好你与小奕也多年未见了,可以去长安与他相见。”
周奎的儿子周奕很是争气,成功获得了国子监太学生在州府里的名额。
现在已经是国子监的生员了。
这提起自己的儿子,周奎眼睛一亮,颔首称是。
陈青兕信步走向后院,来到李红清所住的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