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切都无法改变,陈青兕调回京畿的事情。
消息传到百济,百济诸将皆为陈青兕鸣不平。
陈青兕在海东半岛翻云覆雨,让周边诸国闻风丧胆,眼看高句丽陷入内乱,正是可乘之机,将他调离,岂不等于剥夺他的功绩?
他用谋定计,眼瞧着大功告成,却让他人摘最后的桃子,只是想想就为陈青兕觉得委屈。
尤其是与陈青兕友善的黑齿常之、沙陀相如、赵持满、程务挺几人。
黑齿常之、沙陀相如两人本是百济降将,陈青兕却没将他们当作外人,予以重用,还给了他们一定的自主权。
现在百济的民生,在陈青兕、刘仁轨的努力下,已经有所好转,尤其是海上商路的开通,经济物资远胜之前,对于陈青兕更是信服。
两人是真心服气陈青兕对于百济的统治。
赵持满不用说了,一手提拔的铁杆。
程务挺也因陈青兕的关系,提前得到了历练的机会。
在陈青兕这里,他跟着陈青兕、黑齿常之学了不少在他父亲那里学不到的东西,也认可他这个统帅。
一行人闻讯之后,纷纷赶到大都督府。
黑齿常之说道:“大都督,不如我等一起上疏,劝陛下收回成命?”
这话也只有黑齿常之敢说了,毕竟他对于华夏的官场了解的不多。
<divclass="contentadv">他在百济属于小诸侯,是有跟百济王谈条件的资格。
陈青兕挥了挥手道:“休要胡言,能够回京当任封禅使,也是天大的恩赐。离京多年,本督对于家中妻儿,甚是思念。此番回去,正合我心意。你们就不要瞎掺合。我走之后,由刘都督接替我的职位,你们要好好依从他的安排。”
刘仁轨神色复杂。
他早知不出意外,自己会取代陈青兕,却不想如此之早。
他是有雄心抱负之人,心情也是五味杂陈。
陈青兕安抚好了诸将,留下了刘仁轨。
对于刘仁轨,陈青兕没有特别的安排。
两人一并治理百济,作为他的副手,没有比他更了解百济的情况。
以他之才,接手已经上了正轨的百济,那是手到擒来的。
故而陈青兕留下刘仁轨并没有说行政上的事务,而是聊人情。
“军中武将,多是性情中人。会有一部分人会觉得接受了你,等于背叛了我。这种情绪不可取,但无法拒绝。正则兄,多多担待。”
刘仁轨主要负责行政,军中的事情也就在南下进攻倭国的时候,有所表现,不足以让黑齿常之这样的大将信服的。
“大都督放心,伱我相识一场,当知愚兄非气量狭小之辈,容得下他们。”
陈青兕也不再多说,对于刘仁轨的能力,他从不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