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崂山道士,在蓝星最有名的就是『剪纸成月』、『箸化嫦娥』等故事。
传闻崂山道士陪两位客人饮酒。这时天色昏暗,还没点灯烛。
崂山道士直接用纸剪成一面圆镜,粘贴在墙壁上。不一会儿,如同明月照耀,满屋生辉,屋里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
众徒弟围绕侍候,忙个不停。
这时一位客人说:“今天这样的良宵美景真是快乐,大家不能不共享快乐。”
于是崂山道士从桌上取下一樽酒壶,分赏给徒弟们,并且嘱咐徒弟们尽情痛饮,一醉方休。
崂山道士的门徒有七八个人,一壶酒哪能个个喝得到?这时众门徒纷纷找杯子找碗,抢先喝酒,唯恐轮到自己时酒壶空了。然而来回地斟酒,壶中的酒却一点也不见减少。
过了一会儿,另一位客人说:“多谢主人赐给明月照耀,不过,像这样默默地饮酒,也未免太乏味了,为何不把嫦娥从月宫中请来?”
只见崂山道士将手中的筷子朝着空中抛去。不一会儿,便见一位美人从空中走出。开始还不满一尺,到了地上就与常人一般高了。她腰肢纤细,面容秀美,步履翩翩地跳起了霓裳羽衣舞。
过了一会儿,又歌唱道:“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歌声清脆悠扬,如同洞箫中吹出的音响。歌唱完了,她轻盈旋转而上,一跃登上了桌子。大家正惊奇地注视着,那仙女已还原成一只筷子。
崂山道士和客人大笑起来。
又有一位客人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惜天下无不散的宴席,道友到月宫为我饯行,可好?”
于是三人移动酒席,渐渐进入月中。
众徒弟看三人坐在月光中饮酒,连胡须眉毛都看得清清楚楚。如同镜中的人影一样,无不艳羡。
明月西沉,夜色渐暗。
有一个门徒点上蜡进屋,却只见崂山道士一个人独坐桌旁,客不见踪影,桌上残羹剩菜还在。
回头再看墙上月亮,只是一张如同镜子大小的圆纸而已。
庄周梦蝶?蝶梦庄周?可见崂山道士道法不浅。
崂山道术源远流长,比较接地气的还有崂山道士张飞飞的传说。
张飞飞精通千年崂山道术,可以和自然界的万物进行心灵沟通,拥有呼风唤雨、移山填海、瞬间穿越千里之遥等神奇本领。
有一天,崂山附近的村庄发生了严重旱灾,庄稼凋零,家园荒芜。
村民们奔赴崂山求助,张飞飞深感他们的苦难,施展道术呼风唤雨,让村庄恢复了生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张飞飞还在村庄里设立道教学院,教授孩子们道教智慧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修养,帮助村庄逐渐走出贫困。
崂山道教一脉,修炼并非闭门独修,而是结合“济世利人”,比如李圆忠等道士在抗战中参与救亡,体现“道在人间”的理念;
部分道士通过开设道院、传授智慧、行医救人等方式,将修炼成果转化为对社会的贡献,实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从古至今崂山道教一直奉行“出世修炼”与“入世践行”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