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儒家,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可以说,儒家已经不单纯的是一个学派了,更像是一个名头。
上位者需要什么样的儒家,就应该出现什么样的儒家。
世修降表的某派,早就成了儒家末流了,代表不了儒家了。
如有需要,抡语亦可以成为儒家的主流观点。
作为后世阅历万千的诸葛乔而言,因循守旧是不可取的,想要什么就自己动手。
诸葛乔想要儒家的主流观点是“废私奴”,就会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现。
甚至于,就一句“为生民立命”五个字,都能注解千万,将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世家大族儒生驳斥得哑口无言。
众口铄金。
诸葛乔掌握了印刷术、造纸术科技,麾下培养了一大批寒门儒生。
同时又掌握了军权、政权,有威震天下的名望。
论关系网亦是大汉最顶流的一批。
诸葛乔要让“废私奴”为儒家主流观点,自上而下谁能反对?
王莽改制最大的弊端的就是政令不能传出皇宫。
诸葛乔改制,上至君王三公九卿,下至庶民百姓,士农工商各阶层都有大量的人支持。
这便是真正的威慑力!
亦是诸葛乔花了十年的时间打造出来的各阶层声望!
这黄河以南的名仕,加起来都不够诸葛乔一人打的!
然而。
在黄河以北,诸葛乔的名声却是臭得一塌糊涂。
北方的世家豪族,对诸葛乔那叫一个恨之入骨!
因为曹叡连丢豫州徐州和兖州,朝野内外对曹叡的指责声是此起彼伏。
更有世家豪族公然支持曹彰和曹植,要让曹彰和曹植替代曹叡来当大魏的皇帝。
曹叡再次见识到了这些世家豪族嘴脸,决定全力扶持诸葛融在大魏境内兴办国营工坊。
同时又以诸葛恪执掌校事府,暗中监察百官。
有曹叡在背后支持,诸葛恪和诸葛融对伪魏的世家豪族开始了疯狂的竞争。
只要是诸葛融看上的山川,就没有得不到的。
若有人要反抗,诸葛恪就会搜罗罪名。
陈群和司马懿屡屡进谏,曹叡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
一时之间,伪魏朝野的世家豪族对诸葛恪兄弟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