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泰道:“陛下既然返回了邺城,那我们也要尽快渡河了,一旦被诸葛乔的追兵咬上,就难以善了。”
曹休强忍对司马懿的愤怒,道:“去河内!走河内渡河。”
乐綝问道:“要不要先告诉抚军大将军?”
曹休冷哼:“他既然不仁我何必有义,你想去就去我不拦着!”
乐綝顿时沉默不语。
曹休召集了军士,急急撤往河内。
曹休这一走,压力就给到了曹真。
不仅刘备要打,诸葛乔也要打。
反观司马懿,压力反而要轻松不少。
曹叡渡过黄河的消息一传出,曹真不敢再恋战,一路向河内而去。
刘备令众将狂追六百里,一直将曹真追到了河内这才罢兵。
本是曹叡五路大军伐汉,不曾想丢了兖州又被沿途追杀,享受了昔日袁枯骨的待遇。
黄河以南,由西至东,尽归刘备!
在得了兖州后,诸葛乔又故技重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废私奴”的运动。
不配合的,一律视为支持伪魏的汉贼。
对此。
刘备未作干涉。
显然。
刘备已经准备将这些脏水全都接下来,避免今后刘禅没有足够的魄力来支持诸葛乔削世家豪强的举动。
大量对大汉有怨言的世家豪族,被驱逐去了黄河以北。
这些世家豪族家主的钱粮则是被收为国有,用来安顿恢复自由身的佃农、工仆等私奴。
比起在豫州和徐州时的政策推行,兖州的推行更加的顺利。
黄河以南,尽归大汉。
在刘备的默许下,诸葛乔的威望空前高涨。
哪怕朝中有世家大族出身的儒生激烈反对,也是无济于事。
诸葛乔充分利用了儒生之间的矛盾,将“自有大儒为我辩经”用的那叫一个纯熟。
由于儒家的包容性,仅仅是韩非子时代儒家就有八大学派,再往后,分支更是成百上千。
就比如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恶,这都是儒家提出的观点。
一个孟子,一个荀子。
一个儒家,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