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山村,为了村子里面一点蝇头小利闹到这个地步。
说来说去,纪元海、七大爷、爷爷、父亲都决定明天出工的时候,仔细观察观察情况。
要是真有什么迹象,那总归是不可能完全瞒住人的。
至于纪元海的名声问题——能解决这次麻烦,那就简单了。
要是不能解决这次麻烦,名声好点差点,也都没意义了。
纪元海、陆荷苓甚至可能会被耽误高考。
……………………………………
从七大爷家回了村南家里,王晓红已经回屋睡觉去了,灯光下陆荷苓正低头看着书,认真抄写着重点。
见到纪元海回来之后,陆荷苓微笑一下,低头继续抄写。
“七大爷说什么了?”
纪元海笑道:“七大爷跟我说了说名声方面的问题。”
把对话大概转述了一下。
陆荷苓略有些内疚:“要是我能跟其他妇女相处好关系,这件事就简单了……要是刘姐在村里,咱们俩也早就知道这些风言风语了,不至于还让家里长辈来提醒。”
“没事儿,我这都已经解释过了。”纪元海说道,“承包、责任、包产,这都是未来的发展,听他们几句蛐蛐叫,咱们还不干活了?”
说着话,纪元海也拿了一本书,跟陆荷苓坐在一起慢慢开始学习。
学了两个小时,陆荷苓有些困乏了,纪元海便和她歇息。
初春的时候,温度其实刚刚好。
不像是夏天热,也不像是冬天那么冷,两口子可以更加自在一些。
过了半夜,陆荷苓才堪堪睡着。
第二天,纪元海叫醒了犹有点春光残留的陆荷苓,让她去队部上班当会计。
纪元海也拿了一本书,跟着到了队部。
生产队的哨子吹响,各家各户出工。
纪元海笑呵呵跟七大爷、葛队长、保管员葛生金打招呼,光靠着眼睛也看不出来什么,还得再观察观察情况。
如此两天时间下来,七大爷纪保田将纪元海叫去,还有纪元海的爷爷和父亲,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经过他的打听,青山县城已经有试点的生产队。
城关的唐庄生产队就是试点的生产者责任制,说是要“大包干”,应该是跟包产到户差不多。
也就是说,试点是真的,生产队即将消失也是真的,这毫无疑问验证了纪元海之前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