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案件爆发,引发韩国轰动。
2008年,韩国作家孔枝泳创作了《熔炉》,而后在2011年改编成为电影,在韩国上映。
影片上映之后,引发轰动。
更促使后来的《熔炉法》通过。
但,真的完美了吗?
电影发行方,赚的盆满钵满。
演员,功成名就。
ZF博取了知错改错的名声。
民众感受到了群体的力量,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
罪犯,进入了监狱。
可受害者呢?
受害者试图获得ZF赔偿,却最终被法院驳回,无疾而终。
所有参与者,都得到了奖励。
却没有人在意,那些案件里,真真正正的受害者。
看着空白的文档,刘进点上一支香烟。
他决定在孔枝泳之前,写出这部作品,并且要想方设法,在欧美国家造成轰动。
否则,一切都是无用功。
要知道被自己人揭露,和被外人揭露,是两个概念。
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的结果,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别。
当然了,这本书会给刘进带来影响。
以刘进对韩国人的了解,他们会拼命否认,然后在国际上持续对刘进进行抹黑。
但不重要,因为明年会有一个契机。
韩国人在世界杯上拙劣的表演,会让他们在一段时间里成为靶子。
到时候,所有针对韩国人的舆论,都会成为刘进这本书的助推剂,产生巨大的影响。
想到这里,刘进忍不住笑了起来。
如果再算上《美丽人生》,他这一下子就得罪了日韩两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