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头骨,便是一头幼年九尾狐的头骨,是一件毋庸置疑的巫器,同时也是神农一脉的巫祝梦寐以求的神器。
九尾狐食者不蛊的灵性,被完美的封锁在了这头骨之内。
也只有这样的巫器,才能完全保证神农一脉巫祝在施展蛊兽法时,不会被那蛊药之内的灵性迷失了自身。
不仅仅是蛊兽法,九尾狐头骨巫器,对一切超凡迷药,都有一样的抗性。
甚至不止于此。
神农一脉巫祝擅药,擅蛊,擅毒,但归根结底,是对百草灵性的运用。
是药三分毒,这是至理。
不是谁都有神农共主那般的百草琉璃腹。
神农一脉巫祝,在初入巫法的时候,就会收到来自先行者的警示。
是你在用药,而不是药在用你。
一旦对某种药材或者毒草仙葩起了沉迷心,那一身巫法也就废了,再也无法更进一步。
这也是神农种巫法无法广泛流传的原因,不仅仅要参透百草,更要不沉迷其中,这对心性和悟性的要求实在是太高。
而九尾狐头骨,就是一件很好的辅助性巫器。
通过这头骨来催发外法,会最大限度的避免巫祝沉迷于百草灵性之中不可自拔的可能。
姜离摸索着手中的头骨,掀开了头盖骨,里面是一个不大的空间。
此时,其中正放置着一个用麻布包起来的小药包,麻布表面浸润着暗沉的黑色。
这是蛊兽之药,也是蛊兽法的核心之一。
对于用外物辅助自身战力这一点,不管是哪一脉的巫祝都非常的慷慨,完全不在意所谓的正邪。
若是沉溺于魔,邪,煞之流,有两个结果。
要么,彻底沉迷其中,被其他的巫祝给干掉。
要么,掌控其威能为自身所用,这样一来,就等于是为人族找到了一条全新的修行路。
不管有多么的险峻和危险,只要有人能够走上去,就意味着迟早会有后来者,人族,别的不多,就是人多。
庞大的基数之下,什么样的天才和怪才都有可能出现。
至于这个过程里都牺牲,无所谓,总要有人先走上去探探路。
这是神农部落一位炼毒的大巫说的。
心里想着这些,姜离拿出了头骨之中的蛊兽药包,又摸了摸那麻布口袋,从里面掏出来一个差不多大小的药包。
这药包的表面依旧是麻布本来的样子,只是在这麻布的孔洞之中,探出了无数密密麻麻的绿色小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