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钟会带兵南下汉中的时候,邓艾所屯兵的狄道县,战争机器也跟着开动起来了。
即便是邓艾三番四次的上奏说伐蜀不可行,但司马昭的军令却是下得明明白白:陇右魏军作为西路军,配合钟会的东路军行动,主要作战目标,就是为了牵制姜维麾下的蜀军精锐!
司马昭的命令已经说得很明白,无论邓艾理不理解他的目的,出兵的准备一刻也不能停!
正当邓艾整日唉声叹气的时候,司马昭的主簿师纂来了,并且带来了司马昭的亲笔信和朝廷的任命文书,担任军中司马。
邓艾大喜过望。
其实他一直都不知道司马昭到底是怎么想的,现在师纂来了,总算可以旁敲侧击打听一下了。
当天夜里,邓艾在帅帐内设宴款待师纂,待副将偏将们都酒足饭饱离去后,他将师纂留了下来。
“师司马,邓某一直有件事百思不得其解,心中忐忑不已。
今日酒都喝到这里了,不知道能不能多嘴问一句。”
邓艾给师纂倒了一杯酒,慢悠悠的询问道。
“邓将军但说无妨。”
师纂点点头,不置可否。
“大将军如此坚持要伐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邓艾疑惑问道。
来了!
师纂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随即解释道:“此事一言难尽,听我慢慢道来。”
他寒门出身,性子很急,不是什么风雅人物,能力更说不上出类拔萃。
但这种人物有点好,就是会听话,能办事,执行力强,让他往东他就不敢往西,不会做多余的事情。
在司马昭眼中,师纂之流都是飞鹰走狗一般的存在。
能用,够用,好用。
司马昭不用师纂这样的人,难道还想去找如诸葛亮那般德才兼备的么?即便是找到了,人家也不会鸟他,何苦自取其辱呢?
看着一脸虚心请教模样的邓艾,师纂清了清嗓子,忍不住长叹一声,反过来询问道:“前几年,高贵乡公的事情,邓将军也知道一些吧?”
提起曹髦之死,邓艾心中一沉,随即微微点头。
有些事情,是很恶心人的。
即便是邓艾这般的旁观者,并没有为曹家伸出援手的心思,也会对天子当街被杀这样的事情感觉不适。
“此事对于大将军的声望打击颇大,大将军坚持要伐蜀,也是因为想通过战功挽回一些名声。”
师纂意有所指的暗示道,几乎是不加掩饰。
话说到这里就可以了,剩下的,要看邓艾自己能不能领悟。如果对方还不能领悟,那也没有办法。
“可是……拿着百战精兵,去挽回大将军损失的人望,这是不是有点草率了?”
邓艾有些不满的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