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猎杀演员表全部演员表 > 第112章 清廷反应应对(第2页)

第112章 清廷反应应对(第2页)

李中堂折腾了一圈,最后无功而返,复命时无可避免地受了顿呵斥,但与战后和议时的煎熬相比,这已经不痛不痒了。

走水路、攻金州、三面夹击做不到了,清廷无奈下又改了主意,聂士诚部与宋庆部一道,经辽西攻营口,再合力攻海城、鞍山,随后宋庆部北上,与吉林军合击辽阳,聂士诚部则南下攻取大石桥、瓦房店、金州等地。

这么一耽搁,聂士诚部,也就是武毅军等了整整了一周,但这还没走了,原因自然是粮草辎重还没到位,包括宋庆部毅军的。

等一切就绪后,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也就是七月下旬了。

时间倒退回救国军攻陷辽阳的第三天,六月二十三日,辽阳秩序已经恢复正常,未来得及逃走的官绅富户纷纷来访,无非是求个平安;还有零星的苦主前来诉冤,案情也五花八门,有强占资产的,有蓄意伤人、有蒙冤受屈、还有欺男霸女的。

应酬倒罢了,毕竟救国军手握枪杆子,掌握着绝对主动,申明了一切照常后,将这些人打发走了;

但审案一事,无论是于寒,还是手下的各级军官,都是不折不扣的外行,而这些事还必须解决了,毕竟关系着民心向背。

这时一个叫卫修齐的人毛遂自荐,原因想在军中谋一个差事,这是第一个应召(哈哈)上门的书生,于寒亲自接见了一下。

乍一接触,发现此人对子书经集不屑一顾,倒对西学颇为痴迷,曾赴法国学过法学。更重要的是,此人对清廷毫无敬畏之心,否则也不会为救国军效力了。

于寒试着让其接手案子,卫修齐一口允诺,接手之后,旁敲侧击、抽丝剥茧,不到几天便将十几桩案件解决完毕。

于寒如获至宝,当即任命卫修齐为辽阳市长,总揽一应民政事务,没有人手不要紧,于寒让其在辽阳辖区内大规模选拔,这世上怀才不遇的人到处都是,很快搭建起了辽阳的班子。

这时杨从望带着一个排的兵力,由辽阳南下,在营口乘英国商船抵达了天津,之后改头换面一番,在天津、京师等地潜伏下来。

这自然是于寒的意思,从现在起,杨从望以及这个排将转职为情报科,杨从望任科长,特种连三排排长许希元任副科长,三个班长分任行动、情报、电讯队长,负责搜集清廷动向以及列强的消息,尽可能发展外围人员,壮大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将情报网撒向全国。

对于这些敌后潜伏的兄弟,于寒向来不吝啬,每个人都带足了钱财,杨从望更是揣了一把银票。

金钱开路下,情报科很快弄到了合法身份,在各处扎下了根。清廷的动向源源不断地传到了救国军电讯组,继而上报于寒、连兆铭等人。

聂士诚的武毅军在京郊集结待发,京城内外物资流转运送,这些当然没瞒过情报科的耳目。此事关系重大,情报科第一时间将消息传了回去。

于寒这时正领着特种连在奉天城外打袭扰战呢。

派出杨从望和三排后,特种连又从连旅中补足了人手,又任命了新的副连长,是原先一排排长齐轩良。

特种连这次一人双马,可以说来无踪去无影,加上武器先进、枪法犀利,总在夜里袭击城墙上的守军,几天下来,打得清军苦不堪言,每次对方设下圈套之后,特种连总能先知先觉,不但没有吃亏,还让设伏的清军吃尽了苦头。

零敲碎打之下,竟消灭了对方一个营的兵力。除了消灭对方有生力量外,特种连还破坏道路、电线,使奉天与外部的通讯、运输几近瘫痪。

奉天城内派出好几拨人抢修线路,都被特种连生擒活捉,这时候懂电的都是人才,抓住了再说。

清廷的动向传到于寒这里已是七月中旬了,于寒第一时间联系了锦州的欧胜,欧胜反馈山海关并没有动静。

叮嘱欧胜小心戒备之后,于寒又让杨从望密切关注天津的动静,金州的三旅警戒花园口及其它易登陆地点,他担心清军走水路攻击辽南。

之后又令营口的二旅五团、六团开赴石山站拉练,实则是驻防;警卫团由海城南下普兰店,如果清军走海路,势必要在天津登船,那时警卫团再开往金州。

安排妥当后,于寒马不停蹄地赶回了营口。还未还得及喘口气,二旅旅长江海生告知他一个消息:一个看不出年龄的老外已经等了他好几天了,这人还懂中文,自称姓穆,是德国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