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瞌睡了送枕头
能讲流利华夏语的德国人,又自称姓穆,在这个时代恐怕只有一人:保罗·乔治·冯·莫伦多夫,音译为莫伦道夫或穆林德夫,与之打交道的人习惯称呼其为穆麟德,对方自称姓穆,是入乡随俗的做法,不排除是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
这个穆麟德可不简单,是普鲁士容克贵族出身,他的养曾祖父就是腓特烈大帝时代的名将(后成为拿破仑的手下败将)、普鲁士陆军元帅威查德·冯·莫伦多夫;
穆麟德本人则是一个外交家,还是语言学家,除了母语德语之外,还通晓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波兰语、丹麦语、塞尔维亚语,而且尤其精通希伯来语,来华后又对汉语、满语等颇有研究,后来又学习了朝语和倭语,还发明了满文转写方案,至今广为采用。
穆麟德先后在华夏几处海关任职,担任天津代领事后,结识了李中堂,之后为李中堂牵线,购买克虏伯军火,又协助订购伏尔铿造船厂所制造的军舰(后来成为北洋水师旗舰的定远、镇远铁甲舰)。
最后一点是于寒最为看重的地方。辽东的摊子已经铺开了,后勤保障,具体一点,就是武器装备这块,尤其是弹药的问题已经摆在了面前,要解决这个问题,工业化势在必行。
工业化需要什么?采矿、冶金、电厂、机械、化工、石化等重工业;还有必不可少的食品、纺织、服装、医药等轻工业;生产武器装备的各类兵工厂…
甲午战争是告一段落了,但于寒知道东北不会平静太久,靠他慢点攀科技树根本来不及,还是拿来主义合适一些,那只能从西方购买了。
其中最合适的莫过于德国(有诸多网文在前,也就不用解释了),这个穆麟德无疑是个不错的中介人。
但主动找上门,不说处于被动,于寒担心对方不会相信他的购买力,弄不好甩都不甩他,用其他手段的话倒行,但只是最后的办法。
这个穆麟德自己找上门来,简直是瞌睡了送枕头,就见见这个家伙吧!
穆麟德此时并不在二旅旅部,也不在德国驻营口领事馆,而是住在了一家德国人开设的商行中,这也是对方寻人未果,临走时告知的。
穆麟德本来还想从江海生这里打探些消息,无奈后者口风很紧,一切都是军事机密,他知道不见到最高指挥官,一切都无从谈起。
于寒刚想派人过去传递消息,转念一想,这家伙可是有些傲慢的,当初担任天津代领事时,曾扬言李中堂要是不去见他,他就要告到朝廷去。
李中堂连忙去了领事馆,发现穆麟德正在写什么东西,李中堂询问时,穆麟德说写关于礼仪方面的东西,偏偏华夏有许多人不懂这个。李中堂连忙说道:“我们一定会成为很好的朋友的。”
可见,这个穆麟德非常在乎脸面。但于寒作为辽东土皇帝,就这么腼着脸上门,未免又会被对方看轻,他眼珠一转有了主意,叫来江海生叮嘱了一番,江海生一乐,出去吩咐了。
十来分钟后,一个青年出现在莫里茨商行门口,也就是穆麟德下蹋的那个商行。这是一个二旅旅部的参谋,名叫罗永兴。
“这里是莫里茨商行,请问你有什么事?”一个老外从里面走出,语气傲慢地说道。
罗永兴也不恼,打量了一下老外后问道:“你又是什么人?”
老外将头一仰:“我是莫里茨商行的雇员!”
罗永兴心中一乐,一个伙计还这么嚣张?他将证件往出一掏,在老外眼中晃了晃:“辽南救国军二旅参谋,我知道穆麟德先生住在这里,既然你们这里的门槛高,我也就不进去了。
告诉穆麟德先生一声,我们指挥官回来了,准备找法国人谈笔生意,这段时间比较忙,等有空会去天津专程上门拜访,穆麟德先生要是有事,就先回去吧。”
罗永兴说完,也不等老外是否答应,转身就走。
“哎,罗先生等等!”老外一听急了,他一向看不起华夏人,对辽东这支闹腾的“叛军”也不例外,但老板莫里茨特意交代过,要是救国军找穆麟德,他一定要问个明白,否则轻则扣钱,重则失业。
“哦?还有什么事?”罗永兴故作迷茫地问道。
“罗先生,刚才失礼了,我叫文森特,罗先生既然有事找保罗先生,还是当面告知的好。”老外面色一肃说道。
倒不是他对这个参谋有什么敬意,说白了还是关系到自己饭碗。对方要是回去编造一通,误了穆麟德的事情,他很可能吃瓜落。
“哈哈,文先生言重了,既然如此,我就见见穆麟德先生。”罗永兴乐了。他心里也挺诧异,这个大鼻子洋人怎么会说华夏语,还说得挺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