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周稚宁就将自己写的告示拿给魏熊三人看。
“县债乃全县共有,持有县债者来年可根据米市行情、辽东县的收成情况向辽东县索取一定比例的银两,债份儿越多,来年米市价涨,辽东县收成越好,能索取的定例就越多……”魏熊一字一句地读出这些字。
岳中旗紧接着读:“但今年县债售卖分为两千份,一份卖今年一斤白米的价格。”
茗烟赶紧算了一下:“今年的米价虽因为商老板他们囤货居奇涨了一段时间,但因为有赵大人和周大人都找个商老板,这段时间白米的价格已经降了不少。来年不知道会不会再涨。”
“所以决定这县债多少的,其实还是辽东县的收成?”魏熊说。
周稚宁点点头,用手指了一下这片土地:“你们看这片土地,肥沃、辽阔,如果种上种子,来年必定丰收。本官想这对于那些商贾来说,会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话虽然是这样说。”茗烟为难,“但是大人,你这县债的说法我们从未听说过,难保那些商贾会信大人。”
“本官也知道,但好在那些马厩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也是时候可以找个日子接驯马师们来了。到时候,咱们再借乌雅王上的名,好好出一回风头。”周稚宁一笑。
“大人这样说,可是已经想好了叫我们做什么了吧?”魏熊笑道。
“到时候,魏熊你便这样……”周稚宁靠近魏熊,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
第73章徒弟与师傅汉人的以礼相待
乌雅连识与周稚宁一同盖章的《两族通商文书》发放出去之后,着实在周围的县城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轰动,激起了大范围的讨论。
这个时候,恰逢马厩已经搭建好了,周稚宁便和乌雅连识一同敲敲打打地去接驯马师们入城。
看着辽东县门口的即使冻的发抖,但依旧努力保持礼节的守城士兵们。和后面被三到六个人团团抬着的三牲礼,乌雅连识不由挑了一下眉毛,对摸鱼儿说:“他们的礼节未免太周全了些。”
摸鱼儿瞥了一眼两队原地待命的唢呐乐队,也是默默点头,但他觉得:“王上,属下觉得这正是周大人认为王上威严遍布草原,所以才会对驯马师们礼遇有加。”
诚然,这个马匹拍的乌雅连识非常舒服,但以他对周稚宁的了解,这人闹这么大动静一定是另有所图。
“先看看周稚宁到底要干些什么。”乌雅连识说。
很快,到了驯马师入城的时辰,远远的就看见一队人骑着高头大马走了过来。
这些人高大强壮,马匹也是健壮不已,毛发乌亮。一双双碧绿的眼睛,昭示出他们的异族人的身份。深邃的眉眼和高挺的鼻梁,将他们显得轮廓硬朗。
马队到城门依例下马对周稚宁行礼。
为首的一个大胡子用不甚正宗的中原话说:“中原的官员你好,我是驯马师以勒扎。这些,是我们乌雅族进献给中原官员的礼物。”
周稚宁抬头朝后面看去,发现在以勒扎的身后还跟着一支马队。十二匹骏马的背上,背满了充满异域风情的礼品。有色彩大胆鲜艳的腰鼓,也有毛色光滑漂亮的羊皮。
周稚宁微微一笑,行手礼道:“多谢。”
紧接着,就该是乌雅连识出来说两句。
乌雅连识走到驯马师的面前,客套地说:“以勒扎,你是草原上最厉害的驯马师,也是最忠诚的草原战士。本王相信你在辽东县的这段时间,一定凭借你忠贞坚定的良好品质,和周大人他们相处愉快的。”
这便是在提醒以勒扎不要将驯马的秘诀透露出去,只帮辽东县训马,做好分内事情就够了。
以勒扎闻言,单手盖住左胸,神情认真道:“草原神在上,我必然不负王上重托。”
周稚宁心里也跟明镜一样,她笑了笑,转头对茗烟和魏熊点了点头。
茗烟和魏熊收到周稚宁的眼神示意后,茗烟悄悄退出了人群,魏熊则高声喊道:“奏乐!起!”
磅礴的乐声呼啸而起,唢呐高昂入云,笛子声轻快欢乐,鼓点也是给的恰到好处。
以勒扎以及其他驯马师被这突如其来的乐曲一惊,有些不知所措,周稚宁解释道:“这是我中原对待重客的礼节,还请您和您的族人请往这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