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么一小撮,是真的好坏!
……
方捕头的尸体,已然看不出人形了。
他的死,就是众人纳给李郁的投名状。
杀官,和造反,就是一步之遥。
“把箱子搬走,船凿沉掉。”
林淮生下了命令,然后就返回大船。
众人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最短的时候内销毁了证据,赶紧溜之大吉。
尸体,随着水流会慢慢的飘到其他区域。
这桩案子,就成为了无头案。
金银全部送到了李家堡,等风头过去,再论功行赏。
这些人都了解李郁的为人,知道不会亏待了自己。
笑嘻嘻的汇入主力船队,去胥口镇蹭了一顿酒肉。
……
剿匪事毕。
就是总结经验,请功领赏的环节了。
马忠义在折子里,将此次太湖剿匪描述的一波三折,非常刺激。
不过,利用春秋笔法提了一下乾隆关心的江南暗藏大鱼的进展。
巧妙的引向了秘密帮派和本地胥吏团体的勾结。
因为,这是他觉得最合理的嫌疑人。
皇上多疑,对于天下大事都自己的判断。
去年山东临清的清水教王伦起义,收尾就过于仓促。
乾隆断定,王伦的只是推在台前的棋子。
背后,定然还有更大的反贼头目。
只可惜,被索伦骑兵一波杀光了,断了线索。
虽然朝中许多大臣觉得皇上是想多了,可结合后来的历史看,乾隆是对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是个很聪明的帝王,对此近臣多有体会。
乾隆从不真正信任任何一个臣子,哪怕是满洲亲贵,哪怕是亲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