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办公室里的其他人听到这个话题也很有兴趣,起哄道:
章仲锷指着姚淑芝说道:
他又道:
然后他沉吟了片刻,说道:
他的点评极为精准,几位同事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章仲锷推了推眼镜,继续道:
文学评论不在长篇大论,而在于精准,章仲锷的评价便是如此,听完了他对的评价,办公室里两个小编辑忍不住鼓起了掌。
姚淑芝却说道:
众人这才恍然,好像还真是这样。
章仲锷摇了摇头,苦笑道:
他说完之后,佟钟贵也附和道:姚淑芝调侃道。
佟钟贵脸上露出几分羞赧,
贺启智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办公室门口,对佟钟贵发出了声援。
他说着话,走进了办公室,笑道:
邹昌义说道:
祝昌盛手捧着茶杯,不疾不徐的说道。
大家说完,贺启智脸上的笑容更盛,
林为民当主编时,大部分时间也跟贺启智一样,都很尊重同事们的意见,但遇到了意见不同的时候,他还是会以自己的想法为准,有时甚至是不顾反对,独断专行。
就比如发时,大部分同事都不赞同给予这部高待遇,有人甚至不同意发表这部,但林为民还是拍板发表了。
贺启智比起林为民更加的平和,这种平和可以看做是民主,也可以看做是对编辑部的掌控力度不够。
大家纷纷表了态,只有正在认真看着的柳荫没有发言,她烦闷的对贺启智道:
贺启智笑呵呵道:
面对这种场面,大家丝毫不以为意,早已经习惯了。
在,向来没什么上下级观念,要说这种风气的兴起,还要从林为民这个总编辑说起。
当年他还是个小责编的时候,就跟蒙伟宰、覃朝阳没大没小,等他当了主编,同样也没有主编的官架子,编辑部的风气便这样一点一点的养成。
贺启智走后,马上也快下班了,大家不再讨论的事,转而讨论起了jz建房的事。
国文社的住房向来紧张,这些年来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也很有限。
这次社里拿了一块七千多平的地皮,据说要盖五六栋七层楼的家属楼,能盖两万多平,不仅能够轻轻松松解决以前的难题,更给以后进社的新人们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
祝昌盛感叹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