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又一年。
大年三十晚上,林为民站在窗口看向远处天空中的烟花,发出了感叹。
陶慧敏抱着小豆包,也看着远处的天空,
小豆包把脸挤在玻璃上,脸上的肉团的挤扁了,伸出了舌头,流着哈喇子。
林为民边调侃,边给女儿擦嘴。
没一会儿的功夫,烟花放完了,天空沉寂了下来,小豆包着急,但她的词汇量太少,只会瞎喊。
陶慧敏拍了他一下,
小豆包因为烟花没了哭的很伤心,去年这时候她还不懂看烟花呢,林为民安慰道:
燕京的禁放令是去年颁布的,范围基本将城区三环内都涵盖到了,但三环外随便放。
实际上,在八十年代燕京就一直有关于禁放烟花的讨论,而且也有禁放区域。
年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古已有之,改革开放之后,世道太平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那几年过年的烟花爆竹是越放越火爆,燕京城本来就人多楼密,为了听过年的这声,事故发生率直线上升。
光是1986年春节,燕京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就烧伤、崩伤446人,其中还有两人被摘除眼球。
1987年大年三十晚上12点至初一1点这一个小时当中,燕京市内平均每26秒就有一起火警警报,出动的消防车辆无法返回营地,只能从一个火场奔赴另一个火场。
还有不少市民在闹市、楼顶、阳台放炮,用隔着马路互射,引起纠纷斗殴不绝。
一些人跟街坊邻居竞赛,比谁家放的爆竹响声大、持续时间长,谁家第二天早起门前炮皮多。
有人家里不富裕,也得勒紧裤带咬着牙买炮、放炮,攒上几寸厚的炮皮,不然就叫。
进入九十年代,这种风气变本加厉,有不堪忍受的老百姓给报纸写信。
过年放炮的风越吹越歪,连很多市民也逐渐失去了耐心和容忍心,将这种放炮称之为。
在1987年燕京市人代会上,116位代表提出议案,要求严管烟花爆竹。1988年春节,就「城市该不该禁放展开大讨论,读者来信中60%主张禁止。
此后数年间,BJ禁放区域逐步扩大,至1993年初,全城禁放区已增至1364处,三环路以内烟花爆竹绝迹。
陶慧敏劝道。
这些年,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的烟花爆竹,这也是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边正捧着哈密瓜狂炫的韩壮壮似有所感,抬起头来,。net
韩壮壮点了点头,又啃了一口哈密瓜,
能不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