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也让儒学得到了飞快的发展。
儒学是幸运的,他在大宋遇到了范仲淹。
如果说华夏文坛最大的伯乐是欧阳修,那当时华夏思想界最大的伯乐就是范仲淹。
在大宋这一时期的儒学复兴运动中,范仲淹不仅发掘并帮助了张载,还直接指导和关怀过宋初三先生中的胡瑗和孙复,以及理学开山宗师之一的周敦颐!
范仲淹在思想界,堪称儒学的恩人,而且眼光真是毒辣,他所帮助或指导的后辈无一例外成为了当时大宋的风云人物!
而且他善于发现人才、爱护人才,他还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坦荡君子,举世罕见,难怪被世人说范仲淹一生没有一点儿瑕疵。
难怪,有一句范老千古!
在当时大宋的大儒看来,张载并不是天才。
甚至在他们的眼中,张载比之太多人都有所不及。
但在后世那片璀璨的星空中,张载最终却成为了照亮千年的那颗星,这其中一大半的功劳都源于他的勤学苦读。
他没有特别高的天赋,他是苦读出来的成就。
正如范仲淹当年叮嘱他要下苦功夫一样,他真的很努力苦读。
张载曾自己给自己写了一副对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
他将这句话贴在书房两侧,时刻激励自己,每每厌倦的时候,便会看一遍这对联。
他是苦读熬出来的一代宗师,但在当时,苦读,笨鸟先飞这种理念是不被认可的,当时张载因为苦读,还遭到了二程的嘲笑。
所谓的二程也是思想家,大宋著名的程家两兄弟,程颢、程颐。
张载比程颢、程颐兄弟年长十二三岁,按照亲戚关系上来说,张载是他们的表叔。
但纵然是他们的表叔,但即便是晚辈对长辈,二程依旧批评张载有“苦心极力”之象。
他们批评张载读书太用力了,堪称艰苦卓绝,跟其他理学家那种优雅的读书方式不一样。
他们推崇这种悠闲的读书方式。
而看不起张载这种苦读。
作为思想家,怎么会苦读。
嘉祐二年,也就是张载拿着范仲淹给他的那笔钱,参加科举。
这一次,张载高中,他考中了!
他登上了那传说中的“千年科举龙虎榜”。
这一起上榜高中进士的人,除了张载,还有苏轼兄弟、曾巩兄弟、章惇、程颢。
这一个个进士如雷贯耳,人中龙凤。
这一年,因为高中进士的人都太厉害,也被称为千年进士龙虎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