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直接收钱呢?
不料,杨士奇却是摇了摇头:“恐怕不行,如今的大明,在太孙殿下治理上欣欣向荣,似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但我只恐这繁华盛景下,还潜藏着粮食短缺的危机。”
朱允熥闻言一惊,正待追问,便听得下人来报,《科学》期刊总编赖文安求见。
《科学》期刊一直是朱允熥亲自主抓。
他作出过不少批示,也亲自写了不少文章发表。
但朱允熥身为大明皇太孙,一身总揽全国朝政,身份高贵,事务繁多,总不可能事必亲躬,那就真会和诸葛亮一样累死了。
朱允熥可没有这么勤奋。
自任命赖文安为总编后,便再也没曾召见过。
今日对方突然前来求见,莫不是有什么大事?
朱允熥吩咐让其进来。
不多时,赖文安便走进书房。
他一进来,便跪了下去,从袖内掏出一个信封,双手捧上,举过头顶。
“下官赖文安,参见太孙殿下。”
“今日《科学》编辑部收到一份投稿,其人所言倒是颇有见识,但最后的署名,实属大逆不道。”
“下官以为,此事关系重大,特前来向太孙殿下禀报。”
“该如何处理,还请太孙殿下定夺。”
朱允熥微微一愣,望了旁边的杨士奇一眼。
仅仅是一个署名罢了,也值得这般大惊小怪吗?
还特意赶着来禀报。
思索间,他接过赖文安手中的书信。
从信封里面掏出一张纸,展了开来。
也不看内容,直接望向最后的署名,眸内瞳孔顿时骤然放大。
只见那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字——朱元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