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道:“总而言之,我们两个是势同水火,他看我不惯,我亦看他不屑。”
“就算我不对付他,他也会对付我的。”
“况且,我能服你,但我不相信他会服你。”
“他麾下兵精将广,实力远胜于我。”
“助我对付他,于你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我想你若登基为帝,也不会允许有这般强大的藩王存在。”
朱允熥稍稍思索,点道:“好,我可以答应你。”
“不过,此事我不能强为,只能在适当的时候,顺水推舟,若没有机会,那我便不会出手。”
晋王朱棡的身份非同一般,而且老朱还很喜欢他。
朱棣点头,道:“那是自然的。”
“我今夜回去之后,便写好拜师帖,明日公开呈上。”
他举起酒杯,道:“我敬吴王殿下一杯,祝吴王殿下早日册封为储君,早日收得天下兵权,早日……”
他本想说早日登基称帝,但话到嘴边,忽然觉得不妥。
老朱还活着呢。
祝朱允熥早日登基,不就等于是祝老朱早日龙驭宾天吗?
当即纠正道:“早日一统朝野大权!”
言毕,一饮而尽。
朱允熥亦饮了一杯。
朱棣放下酒杯,又问道:“我有一事不明,道衍和尚与我相交多年,我熟知他的性子,绝不会轻易改换门庭,为何到了你这里,却很快就变了主意呢?”
“你能告诉我其中的原因吗?”
朱允熥笑道:“如果我说是因为道衍大师胸怀天下,为江山百姓计,认为辅助我更胜于你,你相信吗?”
朱棣摇了摇头,道:“不信!”
“老和尚也许真有怜悯天下苍生之心,若能顺手救一救百姓,他也定会不吝出手。”
“可仅凭此,就让他放弃心中追求多年的抱负,却不太可能。”
“我知道他心中所念,那便是再造江山,重定乾坤。”
“至于因此而死百万人,千万人,老和尚却认为是必要之代价。”
“我是父皇第四子,他投奔我门下,其实一直想的都是以刀兵夺天下,而不是凭法理。”
朱允熥淡淡笑了笑,回想起那日与道衍和尚说的话,道:“因为我和他才是真正的一类人,是真正想改变这个世间的人,而四叔你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