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院门背后是一名婢女,她年纪不过十五六,却照顾着李商隐及其儿子李衮师的生活起居。
李商隐与李衮师走入院内,院子不算大,外院也不过占地三分,内院或许更小。
当然,对比普通百姓,李商隐的这处院子也算“豪宅”了。
“参军,饭菜弄好了,要给您和小郎君端出来吗?”
婢女询问,而李商隐点头道:“端出来吧。”
“是”婢女应下,不多时便把三菜一汤端到了正堂饭桌上。
简单的炒猪肉和两个不知名野菜,以及一碗白菜汤,便是父子二人的饭食。
于百姓而言,猪肉也是肉,哪怕并不好吃。
然而对李商隐而言,这样的饭菜已经是他穷困潦倒的结果了。
二人还未动筷,婢女便道:“参军,刚才东山寺的大德来了,希望您能捐钱刊印佛经。”
听闻东山寺的僧人来了,李商隐转头看向婢女:“你给了多少钱?”
“五百钱。”婢女开口,李商隐却叹气道:“少了些。”
“可府上钱粮不多了……”婢女小声开口,李商隐却沉默了。
饭桌上的李衮师虽然年纪还小,但见父亲和自己的红柳阿姐都不说话,他也停止了吞咽,试探性的看着二人。
“柳刺史虽然回京了,但他给我安排了盐铁推官的职位,虽然品阶低,待遇却比较丰厚。”
“明日我去其府上,看看能不能把这差事定下吧。”
李商隐叹气开口,红柳闻言点点头,而李衮师见状也小心地继续低头吃起了饭。
盐铁推官不过正九品,待遇虽说丰厚,但正因丰厚,盯上的人才比较多。
等柳仲郢入京久了,自己这个梓州盐铁推官的位置也保不住。
只是保不住归保不住,解决当下的衣食问题才比较重要,能过一天是一天。
这般想着,李商隐沉默吃起了饭。
一刻钟后,没什么胃口的李商隐放下了碗筷,而李衮师也吃的差不多了。
红柳见状便把剩下的饭菜倒在一起,将碗拿回厨房后,自己才端着剩饭剩菜去厨房吃了起来。
在他吃的正香的时候,院门却突然被人敲响了。
红柳连忙放下碗筷,擦了擦嘴后便去开门。
门外站着一名身穿锦袍,大腹便便的胖子,身后跟着七八名家丁,还牵着高头大马。
红柳错愕,毕竟她家参军出行时,也不过骑骡罢了,这群人一看就非富即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