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人驱逐一个登陆队,伤亡率必然在两百之上。
而周军只是跑了,伤亡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代表什么?
代表几乎每个周军临走之前还能造成杀伤,并全身而退。
而原因是纵然青州人吃住了落后的周军,也不敢逼的太紧。
一个搏死的甲士,一个训练有素、腰挂刀、手持枪的全副武装的甲士。
谁敢跟他换命?你得几个换一个?
敢先登陆的,都是周军中的精锐好手,战斗力那是极强的。
因此,一段时间之后,青州人虽还愿出战,但士气已经大不如之前。
田豫、田畴没有放弃,一面向曹昂求援,一面积极推动豪强出武装族兵进行抵抗。
说服他们,依陆对海之优势,阻挠周瑜的登陆。
可这个进程在太史慈抵达后被无情打断。
太史慈是东莱人,而且不是普通东莱人。
他早年以孝扬文名,以武艺擅射扬豪侠之名——说白一点,他在东莱本地是个极有影响力的人。
在周瑜驻扎东莱、北海的那段时间,太史慈更是招募了不少东莱本地人物充入麾下。
这些人直到现在还在他手底下,经历多场战火后尤有七百余人。
太史慈先影响到这批人,再通过这批人去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关系网。
于是乎,情况迅速发生了转变。
甘宁素来强势,但他率部登陆时,东莱人跑来点他的帐篷,对他的好言一律不听。
在太史慈率部登陆后,东莱人跑来送了粮食,并主动询问周王那到底如何。
他们见证了周军的拳头和甘宁那伙人的强势,现在有个熟人在,哪还会傻到不抓住机会呢?
这也是无论哪方诸侯,要在一处立足,必重用本地人的原因——他们有群众基础。
失去了百姓的助力,凭借田畴和豪族要阻碍周瑜的脚步已经很难了。
太史慈在黄县以北登陆并站稳脚跟后,周瑜迅速对其增兵。
寇封、郭蕴、杜震部队陆续落地,使黄县方面的兵力瞬间到了四万余人。
这个数量的兵力几乎让青州人胆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