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河边时,她停下脚步。
河水清清的,映着岸边的芦苇,风一吹,芦苇穗子轻轻晃。
祝青青心里打着算盘,知道男人们喝酒,这席面没到天黑怕是散不了。
她也不急了,慢悠悠地回了三姑家,往床上一躺,闭着眼琢磨着刚才突然想好的法子,嘴角忍不住勾起一丝得意。
等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她才慢悠悠起身,对着镜子理了理头发和衣襟,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些。
出门时,她特意往陈家的方向走,嘴里还念叨着:“三姑怎么还没回来?
我去那边看看,说不定能搭把手。”
她心里清楚,这时候去陈家,正好能撞上散席的光景,也能顺理成章地盯着顾从卿的动静。
她盘算着,等顾从卿准备回知青点,她就悄悄跟在后面。
知青点离村子有段路,要经过村外那条河,那地方晚上少有人去,正是个好机会。
到了河边,她就假装失足掉下去,再故意大声呼救,专等顾从卿来救。
她心里笃定,一个大男人,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在水里扑腾不管,只要他救了自己,她就能让他娶了她。
这么想着,她加快了脚步,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已经看到了顾从卿跳下水救她的场景。
祝青青慢悠悠地往陈家走。
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都是散席回家的村民,三三两两地说着话,空气中弥漫着酒气和饭菜的香味。
祝青青到陈家的时候,院里的酒桌刚散,男人们喝得面红耳赤,正互相搀扶着往外走,女眷们则围着灶台和院角的大水盆忙碌。
三姑和几个婶子正蹲在地上,把收回来的碗筷分门别类。
村里办喜事,碗筷都是挨家挨户借来的,用完了得仔细分清楚谁家的物件,洗干净了再送回去,可不能弄混了。
祝青青走上前,脸上堆着温顺的笑:“三姑,我歇过来了,看你们忙,过来搭把手。”
三姑正愁人手不够,见她主动帮忙,顿时眉开眼笑:“哎呦,好孩子,真是懂事!”
她指了指旁边码放得整整齐齐的碗筷,“你看,我这正把各家的碗碟挑出来,上面都做了记号呢。
你就帮着把挑好的分开摆,这堆是老王家的,那堆是西头李家的,摆清楚了,等会儿你石头哥他们歇过来,就好挨家送回去了。”
“哎,好嘞。”祝青青应着,挽了挽袖子就蹲下身,拿起碗筷仔细分捡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动作倒是麻利,一边摆一边还跟三姑搭着话,问些家常,看着倒真像个热心帮忙的晚辈。
可眼角的余光,却时不时往院里张望——顾从卿他们几个知青还没走,正帮着陈家收拾桌椅,土豆跟在顾从卿身后,帮着端碗筷。
祝青青的手指顿了顿,心里那点盘算又活络起来,只盼着快点把手里的活干完,好盯着顾从卿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