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儿都没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祝青青看着两人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慢慢淡了下去。
刘春燕在一旁没察觉她的异样,只是笑着说:“顾知青就是这样,性子直,人是真的好。”
祝青青“嗯”了一声,心里却憋着股劲。
大城市来的又怎么样?
还不是得在乡下待着?
她就不信,自己拿不下他。
祝青青如今正念高二,心里却早被父母的话压上了块石头。
爸妈明说了,现在城里工作不好找,她毕业后要是没个着落,要么就得下乡,要么就得赶紧嫁人。
结婚哪能说结就结?
总得找个合适的对象,这事儿成了她近来藏在心里的头等大事。
顾从卿他们这批新知青刚到民主村时,名声就悄悄传开了。
村里人茶余饭后总念叨,说那个领头的顾知青是从四九城来的,是大学生,有本事,教书、办扫盲班,下地干活样样在行,听说是家里条件也不差。
后来顾父顾母送土豆来的时候,不少人远远见过,瞧着那谈吐气度,就知道是城里体面人家,更坐实了“家境好”的说法。
再瞧见连弟弟都被送来跟着一起住,村里人便私下议论,估摸着顾知青怕是不会在乡下待太久,过个一年半载,说不定就回城了。
这般一来,顾从卿在村里未婚的姑娘眼里,简直成了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对象”——有文化、有能力,家世又好,关键是早晚要回四九城。
若是能跟他处上对象,将来岂不是有机会跟着去城里生活?
这念想,像颗种子,在不少人心里悄悄发了芽。
祝青青原本对老家村里的事不怎么上心,先前偶尔听家里人提过一嘴,说村里来了个挺出众的知青,也没往心里去。
可如今自己正急着找对象,这事儿突然就从记忆里冒了出来。
恰逢陈石头结婚,她借着走亲戚的由头赶来民主村,心里打的正是亲眼瞧瞧这位顾知青的主意。
想看看他到底是不是像传闻里说的那样,值不值得自己主动去争取一番。
她坐在陈家的屋里,听着院里的喧闹,心里却在盘算着待会儿见到顾从卿该如何应对,眼神里藏着与年龄不太相符的笃定。
祝青青坐在炕沿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练习册的封面,心里打着自己的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