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涛的一句话让汤国良局长蒙圈了。
他要这些器材有什么用呢?
“海涛,你准备把那些存货安装在哪里呀?”
海涛把修建活动中心的事给汤局长进行了汇报。
“海涛,你真可以,在这方面,我绝对支持你。”
杨海涛听到汤国良局长的答复后,幽默的问道。
“汤局长,我这么做是不是让你违反规定了?”
汤局长笑着说道。
“海涛,你也知道我这个人,党性觉悟应该是可以的吧。做事也是讲原则的,一些违法乱纪的事,和我不沾边儿。我仓库里的这些器材,县委县政府已经做出安排了,计划在3至5年之内,为全县行政村都要完善群众活动中心的安装。你让杨家寨村民提前享受到政府的好政策了。”
杨海涛听了之后呀,哈哈一笑。
“我只要没有给局长添麻烦,也没有让你违反纪律规定,我就知足了。局长,我的意思是好事办好,还有办早。”
“海涛,这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利益,我全力支持你,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局长,你尽管让我说,我也就不客气了。我们村就有几十辆三轮车,路途也比较远……”
“海涛,你别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16日上午,你在家里等着接货就行了。”
海涛急忙站了起来,那真是双手抱拳。
“谢谢局长了。”
杨海涛回来之后,把情况给杨洪胜进行了详细说明。
杨红胜眼前一亮,没有想到,海涛的一次去县城就把事情办的如此圆满。
“海涛,我太佩服你了,全村人一定会感谢你的。”
“杨叔,你别佩服我,全村人也不要感谢我。这项工作,县委县政府已经做出了安排,只不过是咱们村提前进入情况了。”
“海涛,没有那一排房子,村民还是要遭受天气带来的痛苦呀,那难道不应该感谢你吗?”
杨海涛还是微微一笑。
“杨叔,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只要大家感到一丝的温暖,我就满足了。”
16日上午10点,三辆装着各种器材的微型小卡车驶进了杨家寨村。
令司机没有想到,大队部门纷纷聚集了前来围观群众。
他们手拿着自制的各种花和红色绸带,无规则地站成一大片,每个人的脸上洋溢出灿烂的笑容。
只见张婶系着大红绸子扭到前面,鼓点一响,彩扇“唰”地展开半遮面,身后跟着抱孙子的李叔和扛锄头刚收工的年轻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