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为了活命只能扮演神明了百度 > 第69章 宁王归京(第6页)

第69章 宁王归京(第6页)

而蒋永寿,也注意到且有些惊讶于百里鸿与楚九辩的相处模式。

幼帝与权臣,百里鸿又这么小,很容易成为权臣手下一把毫无思想的权利工具,可百里鸿眼下表现出来的,却一点不像个被养废了的小孩,甚至比起普通皇子,还要更聪慧早熟。

他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谈吐想法,都隐隐有了些“帝王”该有的模样。

楚九辩和秦枭,竟然真的把百里鸿教的很好。

这与蒋永寿,乃至于地方上其他势力所预想的情况都完全不同。

桌上几人各有心思,但一顿饭却吃得还算顺利。

荀修然始终安静坐着,等宴席散了,主子们都下了楼,他才抬笔,于纸张上落下最后一行字,总结道:

【景瑞一年十二月十五,安淮王携谋士蒋入宫参拜。帝与太傅于福康阁设宴款待,赏梅煮茶,宾主尽欢。】

几日后。

他又在一张崭新的纸页上写道:【景瑞一年十二月二十二,积雪寸深。宁王秦枭凯旋,帝与太傅歇早朝,率百官迎于皇城外。】

百里鸿衣服里被楚九辩贴满了暖宝宝,手里抱着小手炉,头上还戴着狐裘帽子,下半张脸则遮在衣领上厚厚的狐毛中,只露着一双大眼睛巴巴地望着城外的官道。

楚九辩站在他身侧,绛紫色官袍外,是通体洁白的狐裘披风。

银白色长发散在肩头,好似与披风融为一体,反衬得他额前细碎的墨发格外柔亮。

在他身后,站着六列长队,百官分列其中,身上都披着深色披风,手捧暖炉,没叫人冻着。

早朝时,有小卒率先回宫禀报,说宁王再过两刻钟就能到城门口。

百里鸿便当即坐不住了,急切地看向楚九辩。

楚九辩就上前一步,提议说秦枭立了大功,陛下去城外迎一迎可表达重视之意。

自然这般事迹传播出去,天下人也会赞陛下与宁王舅甥和睦友爱,陛下又有多重视爱护功臣等等。

百里鸿自然是忙不迭地说“好”,其余官员也没有理由反驳。

自古以来就有皇帝出城迎接凯旋将军的先例,何况秦枭身份特殊,又确实立了天大的功劳,百里鸿不出去迎才不合适。

因而便有了如今城门口这一出。

百里鸿急得一直想踱步,但因为有太多人看着,他才生生忍住。

楚九辩始终面色平静,静静望着官道。

直至一抹暗色出现在视野尽头,他才倏然握紧手炉,眼睫也不自主地颤了下。

漫天风雪中,一队人马自远处行来,速度不紧不慢。

几十人的队伍,都骑着马,只中间有一辆两乘的马车。

马车简单朴素,但车帘上的“秦”字却锋芒毕露。

所有人的视线都盯在那马车上,瞧着它越来越近,直至停下。

随行的军士们全都下了马,驾车的军士下车后就在车下摆了一张凳子。

与此同时,车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从里面掀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