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秦枭显然也猜到会有这般可能性,就直接叫程硕去守粮仓。
钱自鸣虽不知道对方是何时去的,但猜测其至少带了近万将士,这人数可不少。
加上离开的还是程硕这般悍将,应当不可能只是为了守护粮仓那么简单,定还有其他事要做。
钱自鸣想着塞国如今驻扎的位置,脑海中缓缓构建出一副立体模型。
两侧都是山岭,程硕率领的近万将士便是想包抄都难,除非秦枭把塞国军队打到更远的大兴平原,而程硕也从另一条路赶往那处,且提前到达,才可能形成包抄之势。
若是如此,那塞国必败。
钱自鸣眸中精光闪过。
既如此,那塞国便就没了利用价值。
不若就叫秦枭继续打下去,将西北疆域再扩大一些。
届时无论是派秦枭自己人管着新打下来的地方,还是派其他势力的人,百里御都有机会把这些地方都纳入自己的封地范围。
风雨飘摇,他多一些封地和子民,就更多一些稳立乱世的资本。
若没有乱世,他也能有更丰富的资源去强大自身,寻求机会,谋取那至高之位。
而且秦枭打下西域塞国,最快也要两三个月。
届时经历了长时间的高强度战役,军士疲惫,粮草减少,百里御乃至于其他各个势力,就都会有更多机会杀死秦枭。
这便是最优解。
钱自鸣知道,只要秦枭透露出要继续向西攻打塞国的消息,大宁境内的各方势力就定然都不会轻举妄动。
他们打的,是和他,和定北王一样的算盘。
鸟尽弓藏的事,在秦景召夫妻俩身上已经做过一回,现在不过是在秦枭身上再来一回。
一回生,二回熟罢了。
楚九辩在京中,在秦枭的第三封密信到来之前,先一步收到了西北战报。
战报是早朝之上,由兵部尚书陆有为呈上来的。
战报之上提及秦枭已经将塞国大军驱逐出甘肃,但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向西进发,并且连下两城,为大宁开拓了更大的疆域。
寥寥几行字,没有提及其中艰难和危险,更没有提及秦枭康健与否。
但楚九辩却几乎能想象到那些情况。
而他心里也有了底。
有这样一封战报在,各方势力定不会在此刻对秦枭动手。
他们都等着秦枭打下更大的版图,也都等着秦枭精疲力尽之时。
几位御史和下官都纷纷开口恭喜陛下,说什么“我大宁有幸”,“宁王骁勇,是我大宁功臣”等等。
楚九辩微微垂眸,掩下眼底的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