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九辩早就在余光中将他的反应看了个彻底,见状眼底也有了些笑意。
就说没人能抵抗得了乖巧懂事还聪明的小朋友。
齐执礼从座椅上起身行至主位前,朝着百里鸿躬身一礼道:“陛下,臣已经拟好了章程,请陛下过目。”
他说这些的时候,特意留意了下过道左右两侧相对而坐的秦枭和楚九辩。
这两人从进了养心殿之后,就一直坐在各自的位置上批奏折,从未有过交流,只在小皇帝有问题的时候,才抬头耐心回答一下。
眼下齐执礼刻意跳过他们二人,把章程递给百里鸿,也是想悄悄这两人会有何反应。
可让他意外的是,秦枭和楚九辩什么反应都没有,甚至都没有抬头。
而始终候在百里鸿身侧的小玉子也已经走过来,接了他手中的章程,转身又送到了百里鸿手边。
百里鸿便细细读着他写的东西。
见这章程写的简洁明了,从分段管辖要设立的管辖机构,人员配置,再到职责划分,如何管理和监督等等,该有的都有了。
百里鸿看了一遍后点头,直白地夸赞道:“爱卿写的很好。”
齐执礼虽觉得心里舒坦,但也有些怀疑小皇帝有没有真的看懂。
然而下一刻,他就听百里鸿道:“不过爱卿你怎么没加税收名目?”
“什么?”
齐执礼一怔。
百里鸿也懵了下,才道:“运河上分了段,往来的商船想要横跨两个河段,就该缴纳一些税银,不然咱们分段的意义是什么?”
之前先生和舅舅都给他讲过,先生还特意带着他在地上画出了运河的走势,告诉他要从哪里分段,为什么要分段。
运河最初本就是为方便官船货运才开辟出来的,现在这些商船享受着运河的便利,也该为朝廷反馈些什么。
朝廷缺钱,这些商船却都不缺,因此他们需要缴纳一定的税款。
这就像是别人家打了井,你一直从人家井里打水喝,现在打井的人家没有钱了,你也该知恩图报帮一把。
百里鸿以为齐执礼和之前的自己一样不懂这个道理,还特意把“借水井”的比喻讲了一遍。
讲完还眨巴着大眼睛问道:“爱卿听明白了吗?”
齐执礼忙道:“臣明白了。”
他此前就猜到秦枭和楚九辩肯定还有其他新政,但万万没想到是要收税!
可听到“税收”这两个字后,他却又觉得头皮发麻。
是了,朝廷本就有收税的权利,且就如陛下说的一样,商船享受着官船才有的特权和待遇,不能只顾着索取,也该有些回报。
他不由朝两侧的秦枭和楚九辩看了眼,心情有些复杂。
这两个人,好似根本没有把百里鸿当成小孩子,而是把他当成了真正的帝王。
不仅教他看奏折,识官员,还教他看透朝局,用最简单的道理告诉对方每一样朝政背后的意义。
难怪,难怪百里鸿成长速度如此惊人,便是因为有这样两位“良师”!
对,还有那位惊才绝艳的洪福公公,对方定也是将自己的一身本事都交给了百里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