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九辩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不过本来他也没打算将他们赶尽杀绝,他只是要大理寺的掌控权而已。
他抬眼看向秦枭。
秦枭便开口道:“甄大人可真是爱子心切。”
甄明昭头磕在地上,重重一下发出沉闷声响:“请大人,请陛下明鉴。这些事都是下官一人所为,与其他人无关。”
“既如此,来人。”
秦枭道,“将甄明昭打入天牢,秋后问斩。”
御林军上前,将人无声无息地带了下去。
整个殿内听不到甄明昭的讨饶声,他平静地仿佛要死的不是他,殿中也只有少卿甄弗的痛哭久久回荡。
苏盛闭上眼,面容好似瞬间老了很多岁。
他知道上位之人的目标其实不是甄家,而是他,是苏家,更是他身后的定北王。
可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让自己不要犯错,每一步都走得更加谨慎。
他不可能背叛定北王,且秦枭和楚九辩曾经给过他离开的机会,那就是小女儿苏喜儿离京的时候。
但他没走,那现在,他们也不会再给他机会。
他只能一步步,继续朝前走去,哪怕他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未来。
甄家父子一个下狱,一个罢官,甄家也被御林军抄了个底朝天,大理寺便全权有国子监刑狱科目的学子们接手。
顾方刚一入仕,就当上了大理寺卿。
这很不妥,可朝中几乎已经是皇帝一党的一言堂,谁说也没用了。
虽说这件事没能动了苏盛本人,但却也算是折了他一条臂膀。
而且户部本来也已经不是苏盛说了算,他下面是侍郎王朋义,如今明牌的皇帝一党。
还有郎中晁顺。
晁顺此人本是依靠着邱家过活,但河西郡赈灾一事,他被楚九辩吓了个半死。
既不敢帮着邱家贪墨朝廷公款,又不敢真的得罪邱家,于是只能用自己的家底填邱家的胃口。
这一填,便填出不满,甚至仇怨来了。
晁顺算是看得明白,如今这朝中谁都靠不住,唯有皇帝一党靠得住。
因而这户部,除了苏盛以及下面对他忠心耿耿的十几位官员之外,便不再受他控制。
而且楚九辩和秦枭最近赚的所有钱,都投资到军队和军饷上面去了,根本没拨给户部,便是拨过去的一些,也都叫王朋义这个侍郎负责盯着。
因而苏盛虽还在位,却已经没了从户部牟利的机会。
这对他,以及迫切需要银钱壮大自身的定北王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不过定北王百里御倒是也没完全指望着苏盛,而是把目光落在了大宁首富邱家身上。
只是最近邱家也越来越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