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十几年,他带着自己大哥一起,靠着种地和做短工,再时不时进山打猎,不仅把原本剩下的三、四亩地扩大到了如今的七亩,还能在朝廷举办科举之后,毅然卖了三亩地,凑了些银钱,开始了自己的科考之路。
前段时日,他考中的消息传到县里的时候,那已经年迈的县令和邱老爷都慌了神。
可他们也不敢再对他做什么,毕竟在此前第一轮科考开始的时候,就有宫里的人过来警告过,不准任何人动这些学子,否则杀无赦。
他们在地方上横行霸道,但面对宫里来的人,自然是大气不敢出,只能暗暗乞求自己曾经欺凌过的人不要考上。
但越怕什么就来什么,这张二不就走出来了吗?
那县令与邱老爷,楚九辩都没叫人处理。
这种事情,自然是交给张二亲自去做才算是报了仇。
而今日殿试之上,楚九辩要问这些农学学子的问题,自然也绕不开这两样。
一样是“地”,一样是“民”。
“请诸位农学学子上前来。”
楚九辩面上没什么表情,显得疏离高冷,但他语气却比平日里温和些。
学子们第一次见到楚九辩,知道他就是提出要科举的楚太傅,心中自是敬仰。
十几人都走上前,在距离楚九辩几米远的位置站定,全都垂着眼,不敢看人。
在他们身后,便是六十五张桌椅,以及其他正在作答的学子们。
殿试本就有皇帝和高官问问题的流程,所以众人心里都有准备,私下里也都联系过。
农学学子们这一路考试都是以“问答”形式走上来,自是更熟悉这个环节,眼下第一批上前作答,虽心里确实慌乱紧张,面上倒还表现的不错。
殿中除学子们外,其余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这十几位精壮的农家汉子身上。
他们便是穿着得体的衣衫,也不像高官权贵,甚至不像那些武将。他们粗糙的皮肤和微黄的发丝,是一眼能看得出的土气和风霜。
这就是底层百姓。
楚九辩道:“这一轮考核,本官只问你们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什么是民?”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地?”
他没用那文绉绉的问法,说的通俗易懂。
学子们完全听得懂,只是却心中斟酌,觉得太傅大人要的定不是最简单的回答。
张二也凝眉思索。
这一路考上来,考官们问的问题都是关于如何种地,如何除病害等等,但也问过一些例如“如果你们的地被人恶意侵占,该怎么做”这样的附加题。
附加题分值不高,但张二却从中摸出了一些门道。
他觉得,太傅大人或许从一开始就在暗示他们这些农学学子,要他们去思考田地之事,思考他们这些普通百姓与那些豪绅地主的关系。
如今听太傅大人问的这两个问题,他便确定了心中想法。
而对于这两个问题,他心里也早有章程,不过结合着此前经义与算学、刑狱几科的问题,他觉得自己要回答得更多一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