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件事与大祭司的想法不谋而合,本就想着汇报一下,不过以大祭司的手段,又何须他多此一举。
眼下神明不就给他派任务了吗?
而且这任务实在对了他的胃口,他做起来简直干劲满满。
只是会有这么巧合的事吗?
大祭司想着开民智,宫中的楚太傅就提了科举和国学。
且这两位都是如今大宁颇有影响力的神明。
王其琛见过那位楚太傅,知道对方的声音和长相,而大祭司的声音与神明虚影,都与对方并不相像,所以他排除了这两为同一神明的可能性。
可他还是觉得,这两位神明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他不喜欢猜来猜去,想着问问,若是大祭司回答了更好,不回答也没关系。
于是,他便问道:“大祭司,属下有一个疑问,不知您可否解答?”
“何事?”
“您与宫中那位太傅楚九辩,可是旧识?”
楚九辩不意外他会问出这个问题,此前江朔野就问过,这俩都是很聪明的人,把“大祭司”和“楚太傅”联系起来太容易了。
便是司途昭翎,也只是碍于离北地太远,才没把“楚太傅”的神迹太当回事。
若是她进了京,见到了楚太傅,肯定也会有同样的疑问。
楚九辩不想一次又一次地回答,便道:“吾与圣星神君相伴而生,他此番下凡历劫,吾心中挂念,特来助他。此事可告知其他信徒,却不可叫神君知晓,切记。”
王其琛瞬间就提取到了所有重点。
这两位神明不仅认识,关系还特别好,好到要在一起活着才行。
且大祭司这个语气和行事风格,倒是有些像在守护着那位楚太傅。
王其琛脑中灵光一现,这两位神明不会是伴侣吧?!
他忙把这种念头压下去,擅自揣测神意可不太好。
不过大祭司的意思,应该是要他把这件事解释给其他能进神域的信徒们听,那等之后遇到江朔野以及其他他没见过的信徒,他就帮大祭司说一声。
这样大家也不会得罪了楚太傅。
离开神域之后,王其琛便立刻给自己手下的大儒名士们传了信儿,叫他们把科举和国子监的事传扬出去。
若是他们自己有心想要入朝,也可以先参考,进入国子监。
等之后秦枭和楚九辩废除了察举制,他们这些国子监门生便能有机会入仕为官了。
当然,这些大儒名仕有什么毛病,王其琛也一清二楚,他们定然会诟病“女子参考”这件事。
于是他在给他们的信中都苦口婆心劝了一番。
“你们中有不少人家里都有女儿,仔细想想女儿是不是比儿子更懂事听话?是不是有时候比儿子更有眼色更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