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成报记者属于笑里藏刀,后面提问的亚洲周刊记者,就是明晃晃的居心叵测了……
“你们所谓的旅行团,是一群富家子集体出行游玩吗?费用是公帑吗?
如果不是公帑,以内陆的薪资水平,他们家长难道拿出了毕生积蓄,供给子女旅游?”
“你们承诺的赔偿,是公帑出资,还是个人出资。如果是公帑,如何报账?
如果是个人出资,据悉伤者伤情严重,很可能落下终身残疾。治疗费、营养费、误工费,及赔偿,加一起可不是小数。以内陆的收入水平,他们的家庭从何而来那么多钱?”
就在一连串尖锐的问题,让王主任脑门直冒油汗的时候,与“受伤”摄像同来的明灯日报记者,受到了启发。
不止。
王主任一连串的含糊和回避,让所有没憋好屁的记者,全都看到了可以做大文章的破绽,纷纷有样学样……
“之前在院内故意用车门伤人的是谁?他询问别人任职报馆和姓名是何意,是在威胁吗?是准备时候报复吗?
如果不是,那是什么意思?是你们内陆独有的,朋友间打招呼的习惯吗?”
“如果明灯日报或摄像师以故意伤害罪起诉他,你们会偏袒吗?如果涉及赔偿,是动用公帑,还是他个人承担?”
“听闻内陆的经济不容乐观。你们的公帑,都是这样用掉的吗……”
一连串让王主任无法招架的,冷嘲热讽夹枪带棒的提问过后,有人提出质疑:“富士大厦的肇事者现在人在哪里?不会已经被你们送回内陆了吧?”
“没有?”
“没送回去,人在哪里?我们凭什么相信你?”
“如果见不到人,就是你们已经将人送走了。”
“如果不让我们见到人,回去后,我们可就要合理猜测啦……”
面对记者们异口同声的咄咄逼人,甚至是明晃晃的威胁,王主任几次险些压不住火,但都强行克制住了。
按说王主任在港岛工作多年,大风大浪正经没少经历。不说每次都圆满应对,但从来没出过大的纰漏。
这次实在太被动了。
被一帮牙尖嘴利居心不良的记者,死死的攥着小辫子,实在是有些无力招架。
冷眼旁观的几位领导见看今天如果不给个明确的交代,舆情只会变得更糟。大领导和二领导无声的对视后,二领导使人给台上的王主任递话。
王主任收到命令后心头发紧,但也松了口气。稍作沉吟后,面色阴沉开口:“好!可以让你们见到肇事人。但!我提醒诸位,不要做任何侵犯个人隐私的报道。更不要无端揣测。港岛…是法治社会。”
接下来,是十几分钟的等待。
就在满场的记者耐性即将耗尽时,被紧急“教学”了一番的刘老四,垂头丧气,扭扭捏捏,眼底透着惶恐的出来见人。
几乎就在他露面的瞬间,有眼尖的记者发声:“哇!佢同头先用车门撞伤人嗰个,起码有七分似?!”
不大声音的一句话,犹如投进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一片认同的嗡嗡声……
刘家基因有点强大,男丁们五官眉眼确实十分联想。作为亲叔侄,刘老四和他三叔属实像的一目了然。
“不会是父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