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约在案上徐徐展开。条款清晰,权责分明,详细规定了同盟的宗旨、成员权利与义务、关税细则、利润分成比例、军事保护范围、争端协调机制等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盟约中明确列出了阿史那云溪和西胡东越作为“创始成员”所享有的特定权益,包括在利润分成上的优惠,以及在商路向西拓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阿史那云溪和西胡东越凑上前,逐字逐句仔细阅读。越是细看,心中越是安定与惊喜。盟约条款并非单方面的命令,而是充分考虑了他们的利益,显得公平而富有诚意。大明展现出的,并非仅仅是武力上的强大,更有一种海纳百川、愿意与盟友共享繁荣的气度。
“此盟约,甚好!”阿史那云溪率先表态,他虽不完全识得所有汉字,但在通译的帮助下,已明了核心内容。
西胡东越也缓缓点头:“条款公允,利益与共,外臣并无异议,不如我们现在就签订盟约如何?。”
“不急。”路朝歌笑了笑:“二位先将这份盟约拿回去仔细看仔细研究,其中的条款还是值得推敲的。”
路朝歌虽然很想现在就签订盟约,但是这件事真的不能急,有些东西要让他们想明白之后,再决定签还是不签,为了长久的利益和那个不为人知的目的,路朝歌现在可以很惯着他们,让他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以及那点虚荣心。
“明日,二位随我一起去参加大朝会。”路朝歌继续说道:“这份盟约需要我们陛下签订,需要大明的传国玉玺加盖印章才算是正式盟约。”
阿史那云溪和西胡东越两人已经彻底兴奋了,根本就没想着这份盟约里会有什么陷阱。
听了路朝歌的话,他们也觉得有道理,毕竟路朝歌只是大明的亲王,说到底不是这个国家的皇帝陛下,正式的盟约当然要大明皇帝陛下签订才算是正式。
他们没想着其他,就觉得路朝歌对他们实在是太好了,这简直就是为他们自己着想啊!
盟约暂且定下,暖阁内的气氛达到了顶峰。最后的障碍消除,剩下的唯有庆祝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因为阿史那云溪和西胡东越都知道,只要路朝歌点头的事,李朝宗就没有不答应的,其实这份盟约已经算是签订了。
路朝歌心情极佳,命人撤去残席,重新换上更精致的佳肴美酒。他甚至亲自执壶,为阿史那云溪和西胡东越斟酒,这等礼遇,让二位藩王受宠若惊,更是深感自己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二位大王,”路朝歌举杯,目光灼灼:“此杯,敬我们马上要缔结的盟约,敬即将畅通无阻的丝绸之路,更敬我等携手共创的辉煌未来!”
“敬大明皇帝陛下!敬大将军!敬未来!”阿史那云溪和西胡东越齐声应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美酒入喉,甘冽醇香,仿佛也带着那份对未来的甜蜜期盼。
酒至半酣,话题也更加开阔。阿史那云溪兴奋地谈起大月氏有什么地方可以作为中转站,哪些勇士可以招募为护卫;西胡东越则规划着如何与其他国家加强联系以获取更多贸易资源。路朝歌与林哲言不时插话,提出建议,补充细节,一幅波澜壮阔的商贸画卷在杯觥交错间逐渐清晰、丰满。
林哲言更是适时地拿出了一些户部整理的关于东西方物产差价、预计贸易流量的初步估算数据,虽然只是粗略数字,却让阿史那云溪和西胡东越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那即将如潮水般涌来的财富,心潮愈发澎湃。
夜色渐深,王府外万籁俱寂,唯有这间暖阁内,依旧灯火通明,笑语欢声不绝于耳。阿史那云溪带来的大月氏烈酒,西胡东越进贡的木托国佳酿,与大明御赐的琼浆玉液混合在一起,象征着三方势力从此的融合与交织。
当宴席终了,阿史那云溪和西胡东越在侍从的搀扶下走出暖阁时,已是月上中天。清凉的夜风拂面,却吹不散他们脸上因酒意和兴奋而产生的红晕,更吹不灭他们眼中那熊熊燃烧的野望之火。
二人小心翼翼地捧着那个装有琉璃盏的紫檀木锦盒,仿佛捧着比国玺还要珍贵的宝物。
这不仅仅是价值连城的艺术品,更是他们未来国运的象征,是大明赋予他们的信任与机遇
马车早已等候在旁。二人登上各自的马车,车轮碾过长安城平整的青石板路,发出辘辘的声响。阿史那云溪掀开车帘,回望那在夜色中如同巨兽般蛰伏的将军府,又抬头望向那轮照耀着长安,也同样照耀着大月氏和木托国的明月,胸中豪情万丈。
他仿佛已经看到,在不久的将来,无数的商队从他的国家经过,驼铃悠扬,带来了东西方的财富与文明,也带来了他大月氏的空前强盛。
西胡东越则在车内闭目养神,脑海中飞速盘算着回国后首先要实施的几项举措:规范市场、组建更大的商队、挑选精通西方语言的使者……木托国的命运,将由此彻底改变。
送走客人,府门前只剩下路朝歌与林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