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过一看,王小波的规划书上面让秦朝大地遍开工厂。那几份图纸更令我热血沸腾,包括铁路、火车、枪炮和轮船的制造。
“五年之内,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制必须建成,有人才,国家才能有发展。同时必须确保每年各地的工业产额。五年之后,我要看到第一批铁路、火车机车和轮船的产出使用。”
“另外,命令西北兵工厂加速制造第一批火枪,我要看到第一批火枪射开东欧的大门。”
我在朝堂之上下旨,全国都热火朝天地为了狂飙突进工业时代而撸起袖子加油干。
项少龙回到咸阳城,带回来的还有张良和腾翼的儿子阿宝。
对于中国历史早已烂熟于心的我来说,这两个人让我又爱又恨。
王小波提醒我,现在这两个人对我来说,就是国家最需要的人才。
我把张良交给王小波,为阿宝改名项羽,让他跟在蒙恬将军身边学习“万人敌”的本领。
项少龙对于全国上下发生的变化不再说什么,对王小波也没了以前那么深的敌意。
相反,他主动请缨,想组建一支特别部队,比御林军单兵作战能力更强的特种部队。
王小波很高兴,极力促成项少龙的这一主张。
我听到项少龙的特种部队组建计划时,颇不以为然。人数不多,却需要经费那么多,是性价比极低的举措。同样的经费,我可以培养一支规模大上十倍的部队了。
而如今,我秦朝最不缺的就是士兵。
王小波解释,特种部队就是为了执行特别任务的。将来到了西欧,一些小国甚至不需要大规模的战斗,由一两支特种部队秘密潜入城堡,擒贼先擒王,可以极大地减少战损。
我理解王小波的想法,能不引起大规模战争,无论是对于士兵,还是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幸事。
五年计划提前一年便超额完成。我坐上蒸汽机车,巡视北方各郡县。
经过这几年的开发,南方十万大山犹如坦途。海岸线变长,我秦朝又多出不少良港。
第一批蒸汽轮船的投入使用,是用来收服南亚诸岛的。
岛上原住民见到我秦朝甲士,如见天军,望风而降。
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南亚便成为我大秦的南疆。
占据了南亚和倭国,接下来分两条路线,继续往西走和往东走,征服印度半岛,踏上美洲大陆,便指日可待了。
此时,萧何跟韩信都被王小波找来了咸阳。
萧何将随军前往印度半岛,他的任务是记载一路见闻,为将来平定印度半岛之后为该地制定最适宜的执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