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会不断地强调:“那是你们的父母,把你们养这么大,你们不能因为父母的一点点错误就把人批判成这个样子。”
而现在,他们还是不愿意把这样的父亲和自己的父亲划等号。
两口子依旧在心里不断地祈祷,祈祷那个人说的那句话是真的,再过一两年这个人就要出去打工了。
这种煎熬的日子过得非常慢,等到真到那一天了,两口子甚至有些恍神。
那两个孩子则高兴得不得了,如果是以前的他们肯定也看不惯。
但现在,两口子也只能感到高兴,出去打工了就好,这种压抑的家庭氛围太可怕了。
两口子都记得他去外面打工了以后,就没有再回来了。
男人走的那天,两口子也是这么久以来唯一感到高兴的一天。
因为那个人给他们的体验根本就没有正常生活,除了挨打挨骂做农活,其他时候都是略过去的。
他们是在这个时间里,没有任何喘气机会的度过了对方所有的痛苦。
不管怎么说,现在就算是解决了挨打的问题了,他们想后面应该就没有特别痛苦的事情了吧。
然而,下一秒场景就跳跃到下一个挨打的地方了。
怎么还要挨打?
这一次挨打,是母亲打。
这家人有四口人的田地,年末的时候,爷爷生病,又少了一个劳动力不说,母亲还要照顾老人。于是所有的苦活累活压到了母亲身上。
另一边,孩子他爸在外面挣了钱,可前脚才听说挣了钱,正高兴,后脚就联系不上人了。
母亲的脾气从那天开始,变得非常差。
两口子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于是,回家晚了会挨打,烧饭的时候,把饭烧糊了会挨打。
在家里是苦日子,出门也是苦日子。
因为总是流汗,她们的校服会散发出一股霉味,只要是班上组织捐钱,两个孩子都从家里拿不到钱,每次都要羞愧地低着头,听老师念谁谁谁捐了多少钱。
回家以后,还要被母亲说,一天到晚的一副死人相,跟你那个死在外面的爸爸一模一样。
这样的压力下,两个孩子度过了非常潮湿的青春期。
两口子一时之间觉得也许长大了,跑远了就好了。
所有的一切都结束在自己打工能挣钱了以后。
两口子并不能全程跟着这两个孩子,只是在某一个时刻醒过来,醒过来以后就发现这俩孩子在外面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