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
“我们做题的时候不能光从自己做题的角度考虑,而要多想想出题人的想法。”
>>
连秋支楞起耳朵,虽然知道也很多道理的样子,但不是想就有用的啊。
“要从实际出发,你们想想出题的是什么人。像咱们学校里高三搞竞赛的那几个顶尖的,你说他们会去出题吗?”
老王的音调很适合演讲,连秋虽然觉得又是实用性不强的鸡汤,但在鲜红的试卷面前,她觉得还是听老王讲话比较好。
对于老王的问题,她在心里摇摇头。
到了高中,连秋不得不承认智商很重要。
通过拼努力,她可以在小学初中甚至竞赛也是遥遥领先,但是在高中,尤其是目前的班级,她已经感觉到某种差距。
常规教学加快的进度她还可以适应,但竞赛也只能拿到二等奖,到了高二,她应该要彻底放弃,专攻高考。
那些让连秋感受到某种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的差距的人,他们应该有更重要的事去做,出题之类的,应该很少。
显然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老王肯定道:“没错,也就是说,出题人弄出来的题目靠的是他们的套路和经验。真的全凭智商的惊才绝艳的题目也不会出给你们。”
“走出题人的路让他们无路可走。”
“最了解一个人的就是他的同类。”
“打开试卷,我们先来讲题,讲完你就发现题目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一下子急了,被想象出来的难度蒙住了。”
一边说,一边把手里的空白试卷卷到第一面,老王面色轻松:“急什么嘛,不要急,讲完后你们肯定拍脑袋觉得自己又犯蠢了。”
“年轻人犯错很正常,但不能老犯错,多了就成饭桶了。”
“我们之前不是说出题人吗?光说不练假把式,今天我们的作业内容就是仿照这张卷子。一人出一张类似的,明天交上来,我来给你们当一回学生,看看你们这些出题人的水准。”
连秋:……
虽然好像很有道理,但总觉得被套路了。
连秋在高中经历套路和反套路的时候,她曾经的同学连漠的生活正在经历一个飞跃。
具体体现在他被从孤儿院接出去了,有了独立的空间。
望着赵助理拧开钥匙的动作,连漠四指握紧又送开,他站在门前的走廊,深红带条纹的木地板和落地窗涌出不断扩大的门缝,恍惚间有种做梦的朦胧感。
然后下一刻被赵助理的声音打回现实。
他说:“先生和夫人是爱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