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科主动纠正应知聿的话:“我就当了他一个月不到的师兄,我和知聿是大学舍友。”
当年,应知聿15岁考入首都生物医药大学少年班。
原本,他还需要再读两年预科才能正式上大学。
但后来因为应知聿又在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上获得了金牌,生物医药大学为了与首都大学抢优质生源,破格免除了两年的预科。
应知聿这才以16岁不到的年纪与张科做了大学同学。
既然是大学同学,从刚刚见面的相处模式也不难看出,他们关系似乎还很铁。
应知聿在带着厉玺到这里以前,一定就已经提前跟张科交代过自己与厉玺的关系了。
不过张科刚开始见到厉玺时,还有些拘束,直到后来大约因为厉玺表现得确实十分随和,他也就放松下来不少。
他一边教厉玺做蛋糕,一边主动找话题。
“是不是觉得我很浪费专业?但我真正决心改行做现在这个,才觉得自己找到了生活。”
张科并不是一毕业就开始经营酒馆。
他也曾做过一年基因工程相关工作,但当初选专业是因为这个专业分数线高,是生物医药大学王牌专业。
十七八岁的年纪,大部分选择大学专业的高考生,其实很多对未来都十分迷茫。
他们前面十几年一门心思铆足了劲读书,可却忘了自己读书到底是在追求什么梦想,什么样的未来生活。
张科在大学时已经感觉到自己并不喜欢生物了,可家人的期待,外界的看好,让他没办法说出“不喜欢”。
就这样熬了四年,好不容易毕业,然而毕业后他面临的又是几十年怎么都看不到头的专业工作。
终于,有一天他再也忍不下去。
厉玺摇了摇头,说:“不会,只要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怎么选没人有资格置喙。”
应知聿在一旁插嘴:“谁知道下一秒我们说着话会不会被突然呛死,管别人眼睛里的自己干什么?”
张科:“……”
厉玺:“……”
话糙理不糙,但今天可是你Omega的生日!
张科在心里呐喊,有钱人很注重忌讳的好吗!!
为好兄弟操碎了心的张科,心累地终于教完了芝士蛋糕制作流程。
到了最后的烘烤环节,张科端着蛋糕就跑。
应知聿说“不会”做蛋糕,就真的全程没参与蛋糕制作。
他在厉玺跟着自己的大学室友学做蛋糕期间,除了说些口无遮拦的话,就是在旁边捣乱。
一会儿抹点玉米淀粉到厉玺脸上,一会儿自己在那儿把淡奶油挤成几个丑兮兮的字。
等张科进厨房烤蛋糕了,厉玺洗完手,问:“特意介绍朋友给我认识?”
厉玺何其敏锐,应知聿没有理由特意带他来这么一个小酒馆过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