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付账时,那店主人可高兴了呢,一副总算卖出去的模样,买了五本,还另送了一本给我们。”
七喜绘声绘色的说着。
沈钰想着主仆俩在书肆里的情景,忍不住也跟着笑了起来,就道:“你回去如实给陆公子说便是。”
“以后这种食单不要买了,至于京城的美食,有机会我倒愿意好好尝尝。”
七喜嘿嘿地坏笑一下,很有点幸灾乐祸地味道,利落地道:“小的遵命,一定把姑娘的话带到。”
转眼过了五日,陆琅却还是没有过来食店。
街上的百姓们却都在说,新来的陆县令年纪虽轻,人却着实能干。
不过五日的工夫,就把这几个月积攒下来的百姓状告的案子,一口气全部给审案过堂了。
判的公正又公平,干脆利落,大快人心。
那些理亏的,该赔银钱赔银钱,该打板子打板子,一丝一毫也不含糊。
让那些受了屈的百姓们很是感激涕零,直呼他是青天大老爷呢。
大家正商量着要一起凑些银钱,做块牌匾送到县衙。
李氏听了食客们的这些议论,知道陆琅是在做正事,虽没见他露面,也没有看到陆家来下定,却很是安心,不像以前那样胡猜乱想,患得患失。
这一日傍晚,凉风习习,空气中已经有了秋的意味。
食店里早已跟着集市打烊上板,但因为还要供应客栈投宿客人的晚餐,后院灶间仍还在忙碌着。
把客人定制的晚饭分头送过去,又把自家的饭菜做好后,沈钰一家人和伙计们正准备支桌子摆碗筷,客栈门口却传来敲门声。
在客栈大堂值守的伙计听到了,以为有了投宿的客人,忙去应门。
打开门后,抬头却见门口站着前两日来过的七喜小哥,和一位面容清淡,二十岁上下,一身书卷气的年轻人。
伙计是认得七喜的,知道他是新任县令的贴身侍从。
虽不知旁边的年轻人是谁,但看七喜那很是恭敬的模样,也知道此人身份必定不是普通人。
他忙利落地躬身行个礼,殷勤笑着招呼道:“七喜小哥安好,敢问这位郎君是……?”
七喜笑着道:“这是我家少爷,快去告诉大娘子和沈姑娘,陆家四少爷过来了。”
“你家少爷?陆家四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