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有听懂的,也有没听懂的,但他们都听懂微生让他们每家每户出一笔钱的意思了。
钱不多,也不是给别人,所以很多似懂非懂的村民就非常朴实的‘捐钱’了。
没错,他们这时候都是用一种捐钱的心态出这笔入股费的。
可等工厂建起来了,第一年就拿到不少分红的时候,他们才明白微生为什么要建这个番茄厂。
既要白给他们钱,还要让他们有份不输于国营企业的工作。
……
一晃两三年过去,微生的番茄厂也办得红红火火。村里和镇上都跟着受益,就连微生本人也成了他们省的名人。
村民们赶上改革开放的浪潮,在微生的保驾护航下都挣到了第一桶金,之后也有不少人受微生启发干起了买卖,更有不少人将家安在了广州和深圳。
看着先于全国大多数地方优先富裕起来的兴安村,微生才觉得自已终于完成了与原主的交易。
等番茄厂步入正轨,微生又成立了一个监督管理办公室。而这个监理室的成员*就是以老村长为首的一些心性品德都让人敬服,又有号召力的村中老人。
有他们盯着番茄厂,不怕番茄厂的质量出问题。
等这边告一段落,微生的注意力才回到自己的专业课上。
虽然这两年一直在各种忙,但微生那里却没落下多少功课,不过成绩和表现也不出众就是了。
将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后,微生又用了十二分的心思在学习上。
等大四上学期结束的时候,微生才发现自己已经有一阵子没收到庞四海的家信了。
正寻思着要不要给庞四海打个长途电话的时候,她就在宿舍楼下看见了人。
整个人都又黑又瘦的,但瞧着却没有风尘仆仆的样子。
心里有些疑问,面上却不显的小跑过去,“四哥!”
庞四海深情的凝视他的小妹妹,又伸手在微生的头顶轻轻拍了两下,“走吧。”
微生没问庞四海要带自己去哪,而是温顺的跟着他离玒。
两人出了学校便打了辆车直奔码头,到了码头后,微生才发现庞四海要带她去深圳。
坐在船上,微生才问庞四海为什么要带她去深圳。
庞四海见微生问,先将被海风吹乱的头发帮她拢到身后,这才轻声说起最近发生的事。
原来他已经将工作调到了深圳,这两个月就是在忙搬家和交接工作。
庞四海在商宁熬了几年,终于将自己的级别熬上去了,之后便马不停蹄的打了调岗申请,因深圳这边是特区,庞四海调过来的级别和待遇又有向上调整。不过工作也是千头万绪,各种开头难。
好不容易将棘手的工作告一段落了,又打听了一回大学这边的放假日期,就又马不停蹄的过来接微生。
庞四海分到了一处非常不错的宿舍,微生里外转了一圈,便又挑了最里间做了自己的卧室。
是夜,微生与庞四海做了几个家乡小菜,在微醺的气氛下,庞四海回房前还亲了亲微生的额头……
第113章
这一晚过后,两人的生活依旧和之前在商宁时差不多。一个去上班,另一个留在家里或是自己出去转转。晚上一起吃晚饭和散步。
但区别却在于庞四海逐渐开始有了应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