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为了不激化村民和知青之间的矛盾,村里都是分两次给社员们分口粮的。
第一次是分‘人六’那份,也就是社员的基础口粮那部分。
这部分是所有人都有的,到时候按家按户点名上前领粮。
剩下‘工四’那部分则会再晚些时日,一般都是等到天冷了,水上冻了,人站在屋外冻得斯斯哈哈的时候再分。
分的时候就在村委大院那边的小办公室里,办公室小,坐了一屋村干部也就进不来多少人了。
这部分的工分是全要粮食还是都换钱,也或是一半一半,都由社员自己决定。分的时候也不点名,而是采取先来后到,自觉排队的方式。
早来的排前面,晚来的排后面。屋子小,领完自己那份就离开,想要看热闹就站在院子里看去。
虽然从没想过保护村民的个人隐私,但此举却是大大降低了村民间的各种分歧是非。
口粮分人六工四,微生他们家来的晚,除了明逸琛教全村人制作土豆灯时村里给了二十个工分外,他们家今年就是领基本口粮。
因基本口粮按户口点名上前称取,微生他们也没往前凑,都站在后面等着。
明逸琛脾气好,对人对事都非常包容有耐心,他虽然不像其他知青那般跟村民接触的多,但很明显,他的人缘却是这批新知青里最好的。
宁朝云跟村里人买过鸡和菜,也有几个能说得上话的。
这会儿他们一过来,就有相熟的人叫他们过去说话。微生看看明逸琛,再看看宁朝云,最后谁都没跟只挑了个地方靠边站了。
然她就是站在那里,也是一会儿看看这二人,一会儿再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神色打量这处村委大院。
院子很大,正中一座正房,左右两边各一排厢房。正房有两间办公室,一间农具杂物间。
左边厢房是村里的公库,里面堆了满满一仓库的粮食。右边的厢房也不小,听说那里原先是大集体时的社员食堂,不过现在是村民们开大会和学习各种精神的地方。
两边厢房再往下,一边是村里的驴棚和驴车,一边是村里的拖拉机库房。
微生围着村民大院转了一圈,又想到了一个挣工分的主意。
他们家不可能不出工,但让明逸琛和宁朝云这两人去出工,估计累死累活也挣不到几个工分。既然工一定要出,工分也一定要挣,那不如另辟蹊径呢。
“我听说,你叫阿锦。我叫春妮,杜春妮。”
就在这时,在镇里上高中的杜春妮一边笑着跟微生说话,一边还朝微生招手,示意她过去。
微生看向杜春妮身边围着的年轻姑娘和年轻小伙们,有点不太想过去。但又有些好奇她想干什么,便也无可无不可的走了过去。
走到杜春妮面前,微生也不说话,就歪着头看她。
反正她是熊孩子嘛!
“我听说咱们村现在用的那个土豆灯是你想出来的。”
是的,就是微生想出来的。
微生告诉明逸琛和宁朝云,现在形势还不明朗,这种出头的事都交给她这个熊孩子,也是进可攻退可守。
微生要保护明逸琛,明逸琛也不可能真缩在闺女身后让她一个孩子顶在前面。
所以之前明逸琛教村民们制作那个土豆灯版柠檬灯的时候,就跟村民说灯是很早以前就有的,但却是微生想到,并且响应国家勤俭节约的号召拿出来与村民们分享的。
这会儿听到杜春妮这么问,微生便很自然的对她点头,“嗯。”
你叫我过来就是为了问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