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茵离开王启轩的病房后,转道楚怡居住的病房。
“楚同志,现在感觉怎么样?”
“陈大夫,您来了?”楚怡半躺在病床上,苍白的小脸扬起一抹心满意足的笑容。
“喝过一剂药,我感觉好像没有那么容易心慌了。”
“那就好。我记得你没有家人陪护,有什么需要都可以和我们医馆的医护人员说,能够满足的,我们尽量满足。”
“陈大夫,您真的是太客气了。刚刚就有护士说,可以帮着送餐,还帮着买些换洗的衣物,真的是太贴心了。”
说话时,楚怡周身萦绕着轻松愉悦的气息。
见对方没有什么需要的地方,陈茵简单说了几句话后转身离开。
等她前往食堂,正好赶上母亲制作干锅排骨,香辣的气息在空气中肆意的蔓延,闻着就让人流口水。
不少员工都已经在食堂等候,翘首以盼,等待食物出锅。
母亲她们两个食堂工作人员不自觉地加快手里的速度,不一会儿,香气扑鼻的饭菜出现在餐桌上。
所有人分成三桌,开始今日的晚餐。
陈茵她们这桌基本上都是大夫,说话时谈论的都是关于病人病因等专业知识。
杨云湘她们护士和药房组成的一桌,则是在餐桌上谈论今天收治的两个病人。
“说真的,今天上午的时候,我真担心一个病人住院的都没有,那要我们这些护士干什么?”
“别说你们管理住院的,我们药房何尝不是一样?”
“我看你们不是烧着不少炉子吗?比我们只有两个人住院好多了。”
“帮忙熬药能挣几个钱,不到十炉,我都担心那点费用连药罐成本都挣不回来。”
“虽然我们医馆挣不到多少钱,但是我感觉周围的商户可挣了不少。”
对此,在场的人都深有同感。
先不说陈茵特意从县城招聘来的各地员工,虽然住宿有医馆负责,但是一些常用的生活用品和一些小东西,总是会在附近的商户购买。
这种现象自打医馆决定重建之后,住在周围的商户深有同感。
尤其是正对医馆的几家铺子,甚至已经在考虑要不要更换自家的经营项目,换上与医馆相关的,更加挣钱的行当?
对此,直接打着陪着医馆一起壮大的孙明颖管理的嘉乐酒店,知道后只会说你们的嗅觉太不敏锐。
这不?昨日医馆进行揭牌仪式。
今日她就趁热打铁,让自家酒店今天开业。
事情的发展不出她所料,刚开业,酒店的业务就蹭蹭上涨。
作为铜溪镇唯一一家能被外地远道而来求医的有点钱的家属看得过眼的酒店,与惠民堂直线距离不过五百米。
为了能让亲属更方便用药,不少人都选择了嘉乐酒店。
孙明颖坐在办公室里,看到手底下的人上报的数据时,再次肯定自己当初做出的选择。
虽然近一年她都没在爷爷跟前晃荡,但不意味着她不知道同辈的人私底下都是怎样说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