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会就知道了。”
身高的尴尬点不在于单独看,而在于人与人的对比。一个自称一米八的人与一个自称是一米八五的站在一起,高低结果迥然不同,这也是追星人的乐子。
分心讨论了几秒钟的身高,两人很快又将注意力转移了回去。
无它,屏幕中的“宿津”在短暂介绍之后,开始选择自己的评级了——
对于节目来说,这也是一个绝好的剪辑噱头。
由于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自选环节往往是一些选手们纠结的时间节点。
要说起来,每一个选项都暗含着坑。
自评选a,万一之后测评舞台不是a,岂不是显得很尴尬?
至于f,会不会被观众认为缺乏自信。
b到d,似乎又太折中,显得“老好人”、没意思。
正是因为自评级的选择十分有趣,其中充满着许多博弈,又能给节目带来许多悬念,不光是观众爱看,节目组也爱剪。
为难的不光是选手罢了。
“我选c。”
好在屏幕里,这位名为宿津的帅哥一点都不觉得纠结,干净利落地选择了自己的自评等级。
“为什么?”画外音询问道。
显然,节目组不打算放弃关于帅哥的任何一个爆点。
“因为我喜欢c,它是carry的首写字母。”
画外音沉默了片刻。
意识到自己的冷笑话没有用,帅哥咳嗽了一下,诚恳地道:“开个玩笑。”
……这个梗倒也不是不行,就是谐音梗似乎会被扣钱。
无论自评是哪一个等级,其实都不影响最终表演后的导师评级,只是观众们喜欢从自我评级中窥探一个选手对自己的认知。
是狂妄,谦虚,还是中庸?
“他看起来还挺淡定的。”
直播阶段,没有剪辑加上别的选手的reaction,也无从从画外音里了解谁是“成熟选手”,谁是潜在的“大魔王”,因此观众对于自评等级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纵然如此,女孩们仍然宿津找出了优点。
“看上去不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