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太妃轻轻叹息摇头,真是牛似的,得让人拿鞭子在后头抽,抽一下走一步,不抽就不走。
这样怎么行?
白楹察言观色,见静太妃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色越来越难看,声音拔高,背得越发认真。
静太妃是按照高门贵女的要求来培养她的,如果说一开始只是因为国师大人的嘱托,但渐渐的时间久了,白楹自己能感受到,静太妃不单单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一般教导她,她在她身上,花费了不少心力,是真真切切地为着她好。
白楹指腹摩擦着纸张,眼神沉凝。
她性子虽然比较懒散,但她是个成年人了,不傻不呆,谁对她好,她心里如明镜一般。静太妃是不会害她的,她布置的课业,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于情于理她都应该上心地做到最好。
方不辜负静太妃一番心意。
白楹在心里叹了口气。
接下来的几天,静太妃发现白楹的变化可以堪称“巨大”。
她本就不笨,只是懒怠,没有上进心。
但稍微勤奋用功,这进步便如同飞一般的快。
在吃食方面,白楹也节制了许多,舒嬷嬷心疼她,怕她读书太刻苦,身子吃不消,便日日给她炖汤。
舒嬷嬷常在静太妃耳边夸她聪明,是真的聪明。
聪明得压根不像是八岁大的小姑娘,明是非,会藏拙,模样品性,样样不输给世家贵女,就如同一块上上好的玉石,通透灵气。
静太妃从前爱清静,不喜欢麻烦。本以为国师大人送来的是个烫手山芋,没想到,交给她的,是一块稀世珍宝。
白楹一自觉,静太妃便轻松许多。每日修剪花枝,喂喂鱼儿,日子悠闲又快活。
心情好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便也跟着好起来。
洛妃来得时候,便看见静太妃悠哉悠哉站在池子边,手一洒,鱼食便落在水中,十几条锦鲤游过来争着抢着吃鱼食。
“臣妾给静太妃请安,最近可是有什么喜事不成?静太妃看上去又比之前年轻不少呢。”
静太妃回头,看见是洛妃,便笑着道:“半只脚都进棺材了,那还能年轻?倒是洛妃,这几日怕是忙得很吧。”
洛妃连忙呸呸呸,道:“您说得哪里话?阿楹还小呢,什么棺材不棺材的,也不怕小姑娘听了难过。”
又道,“臣妾到底是新手,协助皇后娘娘管理六宫,才不过几天便觉得吃力得紧。”
“总会习惯的。”静太妃将剩下的鱼食都砸了出去,站起身意味深长道。
是,只要昭贵妃一日被华贵人压着,那么她手里头的权利,便会被她手掌心,攥得死死的。
她是不喜纷争,也不爱争宠,可能让李皇后昭贵妃不好过,让她做什么,她都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