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出版成功的稿子一共10个小故事,共有200幅。
也就是说,她辛辛苦苦四年,总共就得了160块钱。
约时下工人的四个月工资。
听着似乎不算少,但遇到采药季,母女俩上山半个月就能赚到。
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许晚春及时止损,她也确实没有再给出版社寄稿子。
之所以重拾起来,还是因为当时的编辑,在连续来了两封劝说的信件后,又专门找了过来。
那是个年纪不大的姑娘,她没说什么大道理,只特别强调,主编同意她往后的画稿涨到中级画师的价格,以2。5元一幅买断。
转而又奉上整整一麻袋的信件,请她看看读者的来信,再作决定。
说实在的,许晚春从来没想过会有读者给她写信,毕竟创作漫画的初衷,只是为了钱。
她以为会有丰厚的稿费,从未生出高尚的想法。
但才看了将近二十封信时,她便被信中,纯粹的感谢给触动了。
他们感激她,因小人书,让孩子们在漫画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也有大赞她这是为广大民众普及知识的善举,请她务必继续画下去。
当然,许晚春依旧是个俗人,触动归触动,其中,画稿大幅度涨价,才是她继续下去的最大动力。
这一坚持,就又过去两年。
她陆续被约稿了一千多幅,稿费也涨到了单幅3元。
也就是说,这两年,光靠漫画,她就攒了三千多块。
再加上母女俩这些年采药存的,已经足有六千多存款,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钱财动人心,可许晚春没有被巨大的诱惑冲昏头。
虽然离动荡的十年还很遥远,但某些运动过两年便已见雏形,她得见好就收。
想来,这次报社的信件,除了最后一次稿费外,便是劝她继续画下去。
事实也的确如此,许晚春喜滋滋的先看了下报社开具的“稿费支付通知书”,这可是去银行取钱的凭据。
待将凭据妥善收好后,她才打开编辑的信件阅读了起来。
虽对方言辞恳切,通篇真诚,许晚春还是打算在回信时,先迂回说自己没了灵感,准备停更半年。
半年又半年,半年何其多,多来几次,对方也就会放弃,毕竟职业画手太多了。
而物理知识又不是许晚春一个人独享,总能找到人接力。
今后几年,除了卖草药,许晚春不打算再动别的心思了。
且她还有旁的惦记,比如……自然灾害。
思及此,许晚春叹了口气,好心情都没了,她将出版社寄过来的信件按原来的折痕折好,又放回撕开的信封里,才去拆于奶奶的寄的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