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料到会这么快。”
栾学堂苦涩一笑,原本他的计划并非立刻离去。
他原想先观察一阵子,但这段时间目睹丰泽园的巨大变迁让他难以适应。
尽管丰泽园的顾客并没有比王卫国来时大幅减少,但他明白这全因为王的烹饪技巧。
他曾在老八大楼间走访,那里的人流量只能说是触目惊心。
丰泽园依旧维持着繁华的表面全依赖于王的烹饪魅力,把那些原常客都吸了过来。
按常理说,丰泽园客流量本该大幅度增加。
然而,现实却回到王加入前的样子。
身为掌柜的栾学堂眼光长远,他深知形势有多么紧迫。
一旦公私合并完成,众人收入接近后,将少有人有能力承担丰泽园的消费水平。
即便是那些私有方的经理和股东分红也不差,但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他们无法像过去那样挥霍来惹争议。
石经理曾说目标将是让普通百姓也能品尝到丰泽园的美食,并降价使其更具性价比。
届时,丰泽园将和四九城随处可见的寻常餐馆并无太大差别。
对于这样的前景,栾学堂并不愿见到,因此选择提前离开。
“我在四九城剩下的资产处理得差不多了。”
他对王卫国道。
他说,仍有少许丰泽园的股份以及一些先前购买的古董收藏,甚至一处房子也不易携带。
“这些我都打算赠送予你。”
王卫国望着他,不明所以,不明白这是否意味着要卖给他。
对比四合院里的其他人,虽然王卫国有了些钱,但与栾学堂一比,则不算富裕。
他根本无能力购买这些财物。
而栾学堂则道:“我想将这些悉数赠予你。”
话音刚落,王卫国连忙推辞道:“不用了,掌柜,这短短两个月里您对我的照顾已是足够。”
他提出,这些东西他不能再接受,建议送给技艺高超的大师傅陈焕章。
当初陈焕章曾是济丰楼的大厨,当时栾学堂也是济丰楼的跑堂。
凭借着人脉和敏捷的思维,栾学堂得到陈焕章赏识,成了他的徒弟。
后来,在姚泽圣等人的赞助下,他创建了丰泽园。
在初始阶段陈焕章即追随他,且带走了众多济丰楼的厨师和服务员,为丰泽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焕章功不可没。
师徒间的友情深厚,故王卫国认为即使要赠送,陈焕章才是更合适的人选。